精致生活,从“断舍离”开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觉间又是一春,我暂不想去感怀岁月或是追忆过往,倒是想就近期看的《断舍离》,关于生活和教育的一些感触随之记忆。
“断舍离”这个概念,源于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一书,旨为“收拾家里的‘破烂’和整理内心中的‘破烂’,让人生变得开心释然”。开始我以为它是一部教你扔东西的书,是扔东西,却又不全是。不论家中还是心中,摆放一堆“破烂”自然让人心情难以愉悦,断舍离不仅仅是学会“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掉多余的物品,脱“离”对物质的贪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心中的混浊,让生活更明朗,更舒适!其实准确点说:它是一种人生的整理观念。
参加工作之前,我有一个习惯,喜欢收集各类物品。小到旅游景点的门票、看过的电影票;大到同学间来往的书信、用糨糊粘贴的读书笔记本,我都舍不得扔。因为“这每一样东西都很有意义”或者是“这都是我青春的印证”于是乎,我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后来有了儿子,他穿过的毛衣、小花鞋,戴过的虎头帽子等,甚至儿子上学写过的作文本、玩过的玩具、各类奖状和参加过的大小的考试准考证、用过的笔记本、涂鸦的画我都觉着是独一无二,便都一一收藏。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儿子成长的见证,所以不舍得弃掉。虽然现在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可我总觉得保留那些有情感价值的物品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衣柜里囤积的价值不菲的衣物更是不忍丢掉,送人又觉着自己不够勤俭持家,可能是还有一个声音:说不定哪一天还能再穿!这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物质匮乏留给我的残存思想。渐渐地,家里的书桌、柜子里囤积的东西多而杂乱,我曾经也一度认为是家里地方不够大,或者是我没有整理好。后来我就又网购了一个个收纳箱,煞费苦心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分门别类地整理这些物品。
说实话,这些东西囤积下来不舍得扔掉,能派上用场的次数很少,大多物品一次也没再用过。当真派上用场时,又因为东西繁多而耗费我大量的时间去翻找。这样折腾几次以后,我不禁也在思考,这样做到底有意义吗?长此以往,便使我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这正是因为自己想要留下的太多,无法驾驭自己内心对物品的不舍和贪恋所致。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纠缠没意义的人或事,拎着垃圾的手,怎么腾得出来迎接新事物。所以,身边很多东西不舍得丢掉,它就会一直占据着一个位置,也没有办法再容纳新的事物进来。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对自己家中的物品做一个断舍离。最先舍弃家中多余的器物,很久没用的打印机,闲置的空气净化器,按摩仪,快过期的化妆品、连标签都没有拆的衣服也断然决然地丢弃掉,包括自己之前所钟爱的一些花草,有些花草已经失去了其观赏的价值,还被我当宝贝一样供在阳台上。一天天减少不舒服的社交和寒暄,删除无用的APP,屏蔽发广告、求点赞的朋友圈,尽可能的优化自己的生活和圈子。送的送,扔的扔,原来觉着狭小的空间敞亮了许多。
随后的日子里,我定期清理,把用不上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该清理的全都清理掉,把每一个物品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多余的物品一个也不要留下。经过对物品的整理、归纳,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不想要的,倏忽整个意识变得非常清晰。腾出了时间和空间给更有意义的事,这样我们生活的空间岂不变得更精致、美好!
反观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现在的孩子拥有物质的东西太多,他们书包里没用的东西还真不少,除了书本、笔袋子、漫画书,还有各种小玩具。女孩子的书包里除了彩色的糖泥、橡皮筋、芭比娃娃的发夹等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书包里都有。更有甚者,有的孩子书包里装满了培训机构、超市搞活动的广告宣传页,这些无用的东西引诱孩子上课不专注,做小动作是常态。把孩子的世界搞得一塌糊涂,所以杂乱无章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头号问题。他们时常处于杂乱之中,永远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些孩子可能弄不清楚如何使自己的书包整整齐齐,如何像其他同学那样,很快地从书包里拿出自己需要的一本书或者是一支笔。
“断舍离”的教育哲学,不是教孩子简单粗暴地把不需要的物品统统丢弃。作为大人,我们要教给孩子如何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得井然有序,对学习和生活有个合理的规划,这样他们慢慢才可成长为做事条理清晰,生活整洁有序的人,所以孩子也要“断舍离”。
很多时候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和意志出发,要让孩子通过物品来了解自己,去考虑物品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哪怕是书架上的一本书,文具盒里的一支笔,小朋友送的一张画片。我们还要提示孩子那些东西应该如何收纳。就像自己的玩具,对每个孩子来说,玩具是自己童年的玩伴,玩耍之后,把他们放回自己的“家”,这就是对持有之物的爱惜,也是归属概念的开始。对于那些“没感觉”或不再适用的物品,帮助孩子一起把“断舍离”出来的书籍、文具、玩具等物品清理干净、修补好、整理好,在心里对它表示真挚的感谢,然后把这些物品包装好,像礼物一样送出去,捐赠给有需要的人。让这些断舍离的物品物尽其用,重获新生,让需要它的人继续发挥它的价值,无形之中,这种取舍的自主感和赠人芬芳的精神愉悦感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这种能力是家长和书本不可给予的。
无论是生活中的自己,还是成长中的孩子,“断舍离”是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自我审视、思考的过程而已。大道至简,方得始终,这才是人生该有的状态。
往后余生,我们要以最轻松的心态,让“断舍离”来给生活做减法,精致生活,迎接未知,期盼“断舍离”与崭新的自己相遇吧!
(作者系新区文家明德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日本政府多名消息人士披露,防卫省酝酿在西南部一座军事基地部署美国研制的F-35B型隐形战机,以加强所谓“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