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不与四时同
□新时报记者 徐征
漫画家红茶的植物绘本诞生于植物葱茏的盛夏,我与她的对谈,则在万物萧瑟的寒冬。这恰巧也是很多植物的枯荣半生。这一本《平淡、如常又崭新的每一天》,每日以画、以文记录一种植物,持续了365天。它是博物画,又区别于一般的博物画,是红茶对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的植物的忠实记录,亦倾注了她对自然、对生活、对世界的体察与爱,质朴、温和、悠长。
一日有一日的生活,一日有一日的光辉。这一年的记录,是一个快时代中的罕物。
与自然如影随形
红茶是我身边的“植物学家”之一。与热爱植物的人在一起时,总会得到来自植物的意外惊喜。比如,一个寒冷的初冬,在泉城公园,红茶径直引我们走向某处,带我们在地上捡拾到了橡果。我第一次知道,《冰河世纪》中松鼠一直追逐的这枚可爱的果子,居然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当我们识得一种植物的时候,出现在文字、影像中的那些“植物”,就不仅仅是“名词”而已,它们变得鲜活而生动,我将之视为自然给予人类的奇妙馈赠。
新时报:在你之前的一本书《和妈妈如影随形的日子》中,虽然画的是与女儿的亲子生活,但也出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记录。为植物做记录的初衷是什么,有什么机缘吗?
红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她会很自然地被身边的植物吸引,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于是引发了我对植物的兴趣。在观察和记录这些植物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都是小时候常见但叫不上名字的。于是记起还很小的时候,喜欢大自然的妈妈常带我去附近的山上玩儿。那时草比我高,我蹒跚地跟在妈妈身后,看着她的裤脚满是不知名的小草的种子——这样的儿时画面至今难忘。
这一切,让我重回童年时期,感觉很奇妙。
孩童时代,我和小伙伴在山上度过了很多闲暇时光。早春,每每看到地上零星长出的紫花地丁,便一边感叹“春天来了”一边增加了去山上的次数。我们还给那时不知名的植物取了形象的名字。比如被我们叫做“小馒头”的,其实学名叫苘麻,“咕咕鸟”就是酸浆。一个个迷迷糊糊的小人儿,却清楚地记得“甜根”生长的地带、桃树开花的时间、花椒树刚发出的嫩芽的香气。
长大后离开家乡,开始了都市生活。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似乎离自然远了,离植物远了。果真如此吗?确切地说,是我和植物不像小时候那么亲近了。
2018年,我搬到了一个物业管理“松散”的小区。这所小区的绿化风格是这样的——清晨走着走着会遇见一朵南瓜花;龙葵、酸浆随处可见;绿化带里没有平整的草坪,里面的小蓬草长得像个小森林,开花时绽开一个个“小礼花”;样子卡通的毛马唐和牛筋草拥挤地长在路边,将马路牙子覆盖。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看到蛇莓、繁缕、夏至草。有几株白英长在隐蔽的墙角,年年在此悄然发芽、开花、结出红红的果子。
大自然遥远吗?其实不是一直与我如影随形吗?
世界的四时之序
日本园艺大师柳宗民曾说,四季感的消失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所以他写了一本《四季有花》,分季节记录应“旬”之花。红茶则以每天一画,或花或叶或果,忠实记录了植物的四季变化。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人们与自然越发疏离,而植物大概是最能体现四季有序、万物有时的东西了。
新时报:这本书以时间为轴,既真实描画了不同的植物,也记录了同一种植物四时的不同形态。最初,你是以怎样的逻辑来创作这本书的?
红茶:我平时对描述普通日常生活的文字很关注。尤其是随意的手写体甚至上面有涂改痕迹的那种日记,特别打动我。自己也会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一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描绘植物的时间轴,是在记录的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的。比如某一天捡到的某种植物落下来的果子,之后又会看到它生枝发芽,我就会把它画出来,对植物的记录,正好对应了季节变换的记录。
一年四季,就在这花开花谢中变换流转、周而复始。
院子里的鸭跖草、紫茉莉和牵牛花,每年在秋天的时候落一地种子。待到春天,在种子掉落的地方,鸭跖草的小芽从砖缝里
钻出来,潮湿虫和蚂蚁常穿梭其中。牵牛花刚长出来的
子叶蝴蝶形,待长出真叶后,藤蔓也伸了出来。五月中旬,第一朵牵牛花盛开。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可以每天见到盛开的牵牛花了。紫茉莉的花期晚一些,要到7月份才开花。在下午5点左右的黄昏时间,紫茉莉绽放出或白或黄或玫瑰红色的花。花应季而开,随季节变化凋零。
还有牵牛花、木槿,则是朝开暮合,一日光阴。
新时报:2月9日,你记录了紫丁香的果实,并且说:只有在花未放、枝还秃,又寂寥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果实。4月12日,你画下了属于春天的野菜蒲公英,讲完植物,又提到了人:年纪较长、赋闲在家的大爷大妈,提着一个塑料袋,在草地上寻找蒲公英,是这个季节常见的情景。类似这样的情绪或人,穿插在日志中,如同人在时间中行走,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与植物发生关联时特别生动的存在。
红茶:有一段时间,在早晨去买菜的路上,我常观察路边有一家小店的店主。小店没有窗户,每天早晨他都把心爱的花摆在室外通风,晒太阳,有一天,那花盆里开出了很美丽的花朵。在很多旧街区路过的时候,也常常看到有土的地方被周围的居民种上费菜、藿香、薄荷、天竺葵,一片生机。我想,人与植物是有天然的亲近感的。
盛夏的木槿花开时,在开花的木槿树下乘凉,或者带着孩子在树下玩耍,或是骑着自行车路过的人,都因有了这花树作背景,有了柔和美好的意味。
一座城市的植物日志
仅在自序中,红茶就提到了大概17种植物。无论你认不认得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它们都不管不顾地与我们生活在一处,装点着我们的眼睛,也装点了这座城市。红茶用她的朴素、真实和耐心,讲述了一个植物爱好者可以见到的最丰富的城市植物样貌,令生活在我们周边的植物得以清晰显现。从这种意义上说,这本书,也是一个城市的植物日志。
新时报:能大致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城市植物风貌吗?
红茶:我去的地方不是很多,书里所描绘的大都是公园、小区、路边绿化带、别人家房屋门口的花池或花盆里的植物。
公园里的植物相对来说丰富一些。比如泉城公园里有大片的水杉林,有七叶树、山茱萸、朴树等很多树种。森林公园里也能见到鹅掌楸这种平时不多见的树种。气候的原因,相对南方来说,北方的植被略显贫乏,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在一些小区的绿化带里,也会有像龙葵、繁缕这样的“野花野草”。
新时报:你觉得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植物与人、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
红茶:去年冬天来临之前,我所住的小区前对绿化带进行了除草,将“野花野草”清理掉,书中写到的那些龙葵、地黄、蛇莓、繁缕如今都不见了,被统一的草坪取代。就城市绿化来说,植被是否可以更多样一些?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一个城市,如果不仅能看到路边盛开的桃花,还能见到草地上大片的紫花地丁盛开,是不是更有趣一些呢?
虽然描画的是植物,但植物与人的关联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与植物的相遇也是与人的相遇,也是与城市的相遇。
我一直觉得,那些默默静立在路边、绿化带里的树木藤蔓、野花野草,就像我平日里认识的厉害的普通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展示其坚韧、温柔和美好,让我度过平淡、如常又崭新的每一天。
新闻推荐
通用版AlphaGo登《Nature》:最强AI棋手 不懂规则也能精通游戏
原创子佩智东西收录于话题#人工智能22#DeepMind2DeepMind推升级版MuZero,玩围棋、国际象棋、日本将棋、Atari游戏都很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