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了诺贝尔奖怪孩子?别逗了!

济南日报 2019-07-29 14:23 大字

1981年至2004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平均获奖年龄为61.33岁,平均每位获奖者经历了33.93年的专业积累,其研究成果从发明到获奖有长达20.64年的时间差。说直白点:中国很少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不能在当下找,而应该在60岁以上年龄段的这帮人身上找根源。因为“文化大革命”,60后这代人童年到青年的整个学校教育被毁掉了。同样,50后和40后的科技工作者,也在这场运动中损失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迄今为止,在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只有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的发现者得以中奖。而我们的近邻日本,18年来已经摘走了18个诺奖。两相对比,国人的苦涩和不甘也就不难理解。对此,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中国科学家很少得诺奖的反思。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教育体制有问题,是应试型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这种论调多年来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某些人坚信:勤奋学习是错误的,多多玩乐才是对的。我们得不了诺奖,是因为孩子学习太刻苦了,是因为孩子玩乐得太少了。某些人坚信:孩子的创造力是玩出来的,而不是经过严格而艰苦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列祖列宗千百年的教诲,全部都错了,是封建遗毒。

中国很少得诺贝尔奖,难道真是当下教育体制的责任吗?真是这些学生的责任吗?让我们来看一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平均年龄:1981年至2004年,诺贝尓自然科学奖的平均获奖年龄为61.33岁,平均每位获奖者经历了33.93年的专业积累,其研究成果从发明到获奖有长达20.64年的时间差。说直白点:中国很少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不能在当下找,而应该在60岁以上年龄段的这帮人身上找根源。他们之所以没有能力冲击诺奖,并非是资质不够或者不够努力,是因为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60后这代人童年到青年的整个学校教育,被毁掉了。同样,50后和40后的科技工作者,也在这场运动中损失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有些东西,并不是靠个人努力就可以弥补的。现在本应该冲击诺奖的这代人,恰恰是没有完整系统地接受应试教育的一代人。他们接受的是货真价实的“减负教育”(听课闹革命)、“快乐教育”(白卷英雄)以及“素质教育”(学工学农)的一代人。结果就是他们整体而言彻底失去了冲击诺奖的能力。

中国教育恢复正轨,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第一代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了全面规范系统的现代教育的人,现在的年龄仅有40岁左右。以诺奖的平均获奖年龄是61.33岁计算的话,他们尚需要20年左右的积累。考虑到中国科研体系曾经被十年浩劫严重摧残,这个时间可能还要延长。毕竟,他们的起点比国外同行低了太多。也就是说,中国大规模摘取自然科学类诺奖的时间,应该是在2040年左右。冲击诺奖的时间可能会更早一些,乐观估计的话至少也在2030年左右。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抗拒。

创造力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对知识扎实而充分的掌握,来源于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不可能来源于玩乐。

(来源:烧伤超人阿宝)

■相关链接

中科院院士告诉你,减负怎么减

咱们都知道,给孩子“减负”这个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减负减了这么久,孩子学习的负担看起来还是那么重呢?公众号“知识分子”有篇文章很有见地,作者是中科院院士朱邦芬教授。

首先,我们的教育部门确实意识到学生负担过重,并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精简课程,降低课程要求,甚至对考试进行改革,等等。但孩子们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朱邦芬教授认为,负担变重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第一,减负变成了提前“加负”。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早,比如,过去是竞争进一个重点高中,现在变成了重点初中,甚至重点小学和重点幼儿园。第二,虽然学校学习的时间少了,但总的学习时间却没少。学校不让补课了,但还有其他的教育培训机构呢,为了竞争,孩子就要去这些地方补课,不仅对家庭来说是一笔开支,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第三,课程难度降下来了,高考的区分度就变小了,这其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难度降低,想要得高分,大家比的就是细心、记忆力和勤奋度,于是很多学生的时间就耗在刷题上面,特别是高三,几乎都在做各种卷子刷题。这就会让那些有天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很显然这对创造力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针对上面几个原因,朱邦芬教授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在教育方面,到底该削弱什么,增强什么。现在学生们的基本素质,包括人文素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平均值比较低,而且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而在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又比较小。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邦芬教授提出,在中小学,应该加强学做人,加强基本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给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减少“死记硬背”。

其次,负担重不重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智力、能力都不一样,对同样的课程,不同的孩子感觉到的负担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可能就觉得课程很简单,没什么挑战,但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就算把现在的课程再简化,他们还是觉得难。“一刀切”的减负政策虽然做起来容易,实际上是不太合理的,还是需要因材施教。

最后,这种一刀切的减负之所以没有用,还和我们的社会文化有关系。现在基本上每家都是一个孩子,整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别关注,这和过去家里好几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考还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如果高考独木桥这种现实没法改变,就算教材再精简,再怎么设计考试形式,学生的负担在现实中也很难减轻。

新闻推荐

【突发】 日本三重县东南海域发生6.5级地震

新华社东京7月28日电日本三重县东南海域28日凌晨发生6.5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据日本气象厅发布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