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塑料进入海洋
◎[英]乔恩·怀特
据估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会多过鱼类的数量,这对海洋动物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而我们人类又该怎么做呢?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约占整个星球可生存区域的99%,海水约占地球总含水量的96.5%,在其中生活的生物数量远超其他栖地的数量。同时,海洋释放出地球上生物呼吸所需的一半的氧气,也吸收了将近一半的动物因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至今,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仅有5%左右,但却迫使大量海洋物种走向灭亡。如今,在地球上的70多亿人口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近海沿岸,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张。过度捕捞、原油泄漏、化工排放……以上种种,都给大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的燃眉之急当属塑料垃圾。
塑料是石油经化学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包装、制膜,从巧克力到漂白剂,塑料可谓无所不“包”。它坚韧防虫,不惧化学腐蚀与强光照射,是保证食物新鲜、包装细小物件的不二选择。但是,塑料一旦完成自己的包装使命,便被随意丢弃,从此化身垃圾,四处游荡。
纸张、羊毛、木材等有机材料会随着时间逐渐被自然界消化。不仅如此,它们“化作春泥更护花”,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然后微生物再不断地将废料分解,如此循环,甚是完美。于是,废料元素进入食物链,重返自然。但是,微生物在面对塑料垃圾时,却是束手无策的。
绝大部分微生物是无力降解塑料的,而塑料就此入海,给海洋生命带来了无妄之灾。大块塑料能困住动物、令其窒息;塑料袋膜会封住鱼鳃,阻塞呼吸;小片塑料则会被误食,无法消化。乌龟把塑料袋当水母;水鸟认塑料珠为卵,它们用垃圾喂养幼崽,自己误食也浑然不觉,直至满腹塞满垃圾,再无空余来消化食物,饿死便是它们最终的结局。科学家预言,至2050年,99%的海鸟肚子里多多少少都会吃进去一些奇形怪状的塑料垃圾。
有发现称,章鱼、寄居蟹会利用废弃的塑料瓶与塑料盖来筑窝,但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有如此的创造力。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幽灵渔捞”这一说法:水下生物被断掉的渔网缠住,想要费力挣脱,却又无可奈何,最终落得满身伤痕,绝望而亡。有些塑料提手本是用来把饮料、罐头包装在一起的,如今却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海中。这万恶的提手圈住生物的脖颈与肢翼,使它们呼吸困难。如果幼崽还在其中继续生长,受塑料提手的限制,它们的身体会变得畸形残疾。
以上只是塑料危害的冰山一角。塑料不会被降解,但却会碎成小颗粒,海中的大部分塑料均以此形式出现。经过一系列的海浪冲击,紫外线照射,空气、海水的化学反应,塑料化身微塑颗粒祸害海洋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数塑料颗粒混入海洋,在某些地区,其密度可达每平方千米上万个。虽然其数量远不及浮游生物,但其重量却大大超过浮游生物。部分颗粒在海水中形成“塑料汤”,其余的继续下沉,危害海底的生命。据统计,东京湾海底约85%的区域都已布满了塑料。
塑料颗粒十分细小,就连最小的海洋生物也能不知不觉将其直接吞下,如它们只是混入食物链,其危害还不是最严重的。更令人恐慌的是,塑料颗粒上常附有有毒化学物质,其光滑的表面实际上有着无数小洞,是藻类、微生物完美的栖地。因此,这些颗粒上便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态系统,科学家称其为“塑料圈”。这些“塑料圈”沿着食物链逐渐累积。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一现象对海洋中营养与毒素及病菌的传播有何影响。
在加利福尼亚沿岸与日本的海岸间,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两地都是“塑料汤”浓度超高的海域。其中细小的塑料颗粒在太平洋涡流中不断累积,逐渐成为世界上五个塑料浓度最大的海域之一。
这就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太平洋垃圾带”,这一说法最初是由舵手查尔斯·摩尔2003年在《博物志》中提出的。他说:“我本以为,站在甲板上,我能看到最自然纯净的大海,然而目之所及,却是无边无际的塑料。”我们还同海洋保护协会的理查德·哈林顿就保护海洋环境问题进行了交流。理查德表示:“每天都有大量的塑料垃圾产生,其中许多都被填埋处理了,但不管这样做能消化多少,还是有许多垃圾刻意或不经意地流入自然环境中。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便进入了海洋。”
约20%进入海洋的垃圾是落入其中的货物和人们废弃的渔具,其余的都是陆地上的垃圾。即使在内陆地区,垃圾的最终归宿也都是大海。理查德说:“我们正努力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例如,号召人们不要把塑料卫生用品投入厕所中,以避免其最终流入大海。同时,我们还希望大家少买少用塑料制品,最好能做到回收利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不再向海中投入塑料垃圾。因为,塑料一旦入海,就永远不会消失,清理工作也是难上加难,停止乱扔塑料才能停止其对海洋生命的万般侵害。”理查德还告诉我们:“总体说来,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停止购买那些含有塑料的商品。你可以试试‘拒绝塑料\’挑战,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彻底舍弃塑料制品。这或许很难,但却会让你意识到在生活中,你到底生产了多少垃圾。”
《神奇动物在这里》,[英]乔恩·怀特/编著,刘子正/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