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赏樱”:与其回避,不如“脱敏”

新京报 2019-03-27 01:01 大字

举一反三

武汉大学作为中日友好樱花的场地,就不应在矛盾暴露出来后,还在回应中一味回避。

武大赏樱风波今天仍在发酵,事情起因陷入罗生门,各方说法不一。

男青年的说法是,他因穿着唐装吴服,结果却被保安认为和服,保安执行校规,觉得和服不适合进入,所以阻拦。

武汉大学发布回应称,与保安发生冲突的两名游客,其中一个没预约却欲硬闯,且言语挑衅,随后发生肢体冲突。

虽然回应事实上否认了“疑似和服”不能进的说法,但文末却说“希望公众遵守学校赏樱预约规定,在校期间举止文明,服饰得体,共同维护良好育人环境”,隐约透露出那么几分意思。

其实,是否有预约,是否因为言语挑衅发生冲突,都是细枝末节,公众真正关心的是,到底能不能穿和服赏樱。我个人觉得,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在当下的中国“民间外交”氛围中,由于一些民众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化的大潮,所以,和服禁忌,甚至狭隘的民族情绪,仍然客观存在。

不尊重这种禁忌,会导致潜在的冲突,甚至会波及人身安全——毕竟有因买日本车而被砸到瘫痪的前车之鉴。如此,武汉大学限制穿和服者进入,未必是出于校方的价值观立场,而是为了避免游客间的冲突,从而出现各种安全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问题还有第二个层次,那就是这种禁忌虽然是客观的,却未必是合理的,更不意味着这种禁忌是一种普遍的、必须遵守的规定。

实际上,这种禁忌只存在于特定场合下、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当年西安反日游行时,开日本车就是一种禁忌。

但是,这种禁忌只是特殊场景下少数国人积聚起来对另一部分国人的强制。与此同时,在更多的地方,在北上广深的大城市中,不管是肯德基,还是日本料理,更多的国人并不受这种禁忌的影响。那么,能说这种禁忌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规范吗?

就武大的樱花来说,虽与日本有渊源,但如今既然扎根在那里,赏樱也变成了旅游观景,大家在樱花树下拍照摄影,而不是庄严肃穆、苦大仇深,足见在社会各方心中,樱花已然脱敏。

另一方面,和服也并非是一个普遍的禁忌,中国游客到日本穿和服,或者穿和服拍照,从来都不是什么禁忌。

和服没事、赏樱没事,偏偏穿和服赏樱,就是1+1大于2,甚至性质都变了,自然无从谈起。

这就进入到第三个层次:面对这种并不正确的民间禁忌,武汉大学该做些什么。

作为保安和部分游客来说,面对和服赏樱,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形成的民间外交禁忌,已经落后于时代所需。

大学本有开启民智的责任,武汉大学作为中日友好樱花的场地,就不应仅仅避免矛盾,甚至矛盾暴露出来后,还在回应中一味回避。

鉴于此,武汉大学不妨多做些建设性的工作,帮助公众更理性地面对复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恢复自身的主体性——这些建设性工作涵盖面很广,如立招牌对“唐装吴服”“和服”的渊源加以科普,提醒公众对此多加包容,也为因穿和服引发的冲突提供协调和公平处理渠道等。若能如此,也能更好地体现大学风骨。

□刘远举(专栏作家)

新闻推荐

日本专家小组称:基因编辑食品安全

在日本,基因改良产品必须贴上标签,但专家组并未说明基因编辑食品是否也应如此。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19日报道,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