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 ”,可惧何在

齐鲁晚报 2018-12-22 05:31 大字

日本二战“特设航母”“隼鹰”(前)和“飞鹰”(后)等都是由民用邮轮改装的,其中“飞鹰”的原名就叫“出云丸”。(资料片)日本又要有航母了?日本政府在12月18日的内阁会议上批准了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大纲明确提出要改装原有的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使其航母化。一时间,日本这个二战前的老牌航母大国要通过这番投机取巧“重出江湖”的消息惊呆了不少人。

实际上,这种想靠钻条约空子或“魔改”提升自身战力的思路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屡见不鲜,但这种投机取巧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日本如果想重走这种老路,改造出一个半吊子航母倒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一举动背后所透露出的实力与野心。

本报记者王昱

袖珍战列舰

德国当年的蠢招

作为完全有能力生产正规航母的国家,日本之所以执着于建造直升机护卫舰这种早已过时的舰种,并将其不断“魔改”,无非是因为受到战后“和平宪法”的约束。而这种军火发展上的“憋屈”,在历史上倒也能找到一个难兄难弟,那就是一战后的德国。

与二战后的日本受自身法律约束,不被允许拥有攻击型航母一样,一战后的德国也被要求不得拥有战列舰。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海军军舰建造吨位被限制在一万吨,口径限制在280毫米。但问题是,280毫米是战列舰主炮口径的下限,而一万吨却是巡洋舰吨位的上限。这次,一贯死板的德国人却别出心裁地钻了个空子,设计出一种介于战列巡洋舰和重巡洋舰之间的新型装甲战舰。这种军舰最大的特点是以巡洋舰的吨位装上了战列舰的火炮,名为袖珍战列舰。在当时的德国人看来,只要这种军舰的航速能超过25节(当时战列舰的最快航速),在面对战列舰时便可加速逃逸;只要能在广阔的大西洋上避开英国人仅有的3艘战列巡洋舰,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负英国的其他海军舰船,扰乱英国的“海上大动脉”。

这个投机取巧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响,甚至一度获得了希特勒的鼎力支持。当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下水时,还真让英军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但二战真正开打后,英德双方却同时发现,这个所谓的“妙计”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蠢招”。

在当时的海军决战中,战列舰担当的是“刚正面”的角色,而巡洋舰则因跑得快,负责追击或做战略机动。两者本来各有专长,但德国人将两者生硬结合,反让两者的优势都丧失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航速只有27节,跑的是比战列舰快点,但追起更快的巡洋舰来却又十分吃力,即便勉强追上,也无法像战列舰般在火炮对射中占据压倒性优势。所以在二战真正开打后,袖珍战列舰成为不折不扣的鸡肋,在德军前期捷报频传的大势下屡遭败绩,甚至出现了被英国轻巡洋舰围堵而被迫自沉的耻辱战绩。德国海军元帅、“海狼”式潜艇战的发明者邓尼茨后悔地总结说:“将宝押在袖珍战列舰上是个错误,如果用同样的资源造更多潜艇,我们本可以打得更好。”

改装航母

日本自己的旧伤

此次日本新出台的航母计划还有另一个“槽点”,就是它计划以直升机护卫舰为底本,试图改出一艘航母来。其实,这样的尝试,日本在二战中也曾做过。

日本之所以执着于改航母,最初也是因为条约。一战后,受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日本战列舰和航母的吨位、舰支数目都受到了限制。为了满足称霸太平洋的野心,日本开始秘密实施“特设航母”计划。当时,日本民间凡建造吨位超过6000吨、航速超过19节的大型船只,均可从政府那里获得一笔不菲的优秀船舶建造助成金。军方以资助民间航运的名义参与商船设计,对邮轮船体进行提前布置,一旦开战,只需要将邮轮的上层建筑去除,铺上飞行甲板,就能够改装成一艘航母。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日本就改出了9艘“特设航母”,这其中还有一艘德国客轮“沙恩霍斯特”号在战争爆发后滞留在日本,日本将其买下后也改装为“神鹰”号航母投入战场。

其实,即便是非“特设”的正规航母,日本人也喜欢拿其他的船搞“半路出家”,“赤城”“加贺”等航母都是从战列舰改装而来,“瑞凤”等航母原先则是补给舰。据统计,整个二战中,日本服役的各型航母共有25艘,真正从图纸开始就按航母设计的只有不到10艘,剩下一半多都是从别的舰艇改装过来的。

所以对于“改航母”,日本人还真是有传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战中首批被改成航母的邮轮中,就有一艘名为“出云丸”(改装后更名“飞鹰”),这个巧合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不过,也正是二战的历史经验证明,相比于从开始就设计思路明确的航母,改装航母的缺陷实在太大。日本用民用邮轮改装的航母在实战中普遍存在装甲太薄、防空火炮位置不足等问题,往往挨上美军的几发鱼雷就葬身海底,面对蜂拥而来的美军飞机轰炸更是不堪一击,被美军飞行员戏称为“海上打火机”。而从战列舰改装而来的“赤城”“加贺”等航母,又存在着由于骨架过大、过重从而影响航速的问题。为了给其减重,日本海军对它们进行改造时又不得不削弱它们的穹顶甲板,但这又留下了其顶部护甲薄弱的软肋,最终导致两艘航母在决定性的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炸弹以“灌顶一击”的方式击毁。

可怕的不是“出云”

而是背后的实力

事实上,无论是当年德国的“袖珍战列舰”还是日本的“特设航母”,都与今天日本试图将“准航母”改成“真航母”的思路一脉相承,想的都是怎么钻条约、法律的空子,利用规则间隙“凑合”出尚可一战的武器。然而,这样“凑合”的结果难免是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搞出一个四不像的武器,在战斗力上大打折扣。同样的问题,在今天日本的出云级护卫舰上也存在。

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的首舰“出云”号自2015年起入役。这艘军舰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舰岛在右舷,外形俨然标准的航空母舰布局,更重要的是,该型军舰还不惜工本地在飞行甲板上用了特种钢材,就是为了能抗住F-35B垂直起降时的高温和强冲击力,这可是连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都没做到的。这些设计,都让日本的改装意图从一开始就昭然若揭。

然而,跟前文提到的两个教训一样,再精巧的设计也弥补不了先天的缺陷。因为“出云”号满载排水量才27500吨,舰长不过248米,虽然有全贯通的直通甲板,但没有改装滑跃甲板的余地,这就决定了“出云”号即便搭载F-35B,数量也不可能超过10架。而且F-35B垂直起飞燃料消耗太大,严重缩小了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而载机数量少、作战半径小,又是航母最要不得的两大缺陷。所以难怪有人会说,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即便真的改装成航母,也只能当“半个航母”用,日本人如果想靠改装这种军舰来实现自己的“航母梦”,恐怕要重蹈当年德国人和日本人自己的覆辙。

事实上,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在出云级护卫舰的建造和改装中暴露出来的隐形实力。从2010年防卫预算下拨投产,到2015年入役,出云级首舰建造只花了不到五年时间,而今年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则要求该型舰在2022年以前完成航母化改装、重新入役。对比世界各国步履维艰的航母发展历程,日本拥有的强大造船和技术实力着实令人吃惊。据统计,目前,日本每年制造军用船舶的吨位仅占其造船总吨位的1.8%,一旦战时以目前45%的造船能力转产军舰,按每4吨商船转产1吨军舰估算,日本年造舰吨位可达202万吨;以60%的造船能力转产军舰,年造舰吨位可达270万吨。排水量不到三万吨的出云级,跟这种庞大的造舰实力相比根本不足挂齿。所以说,日本未来撇开“出云”、另造新舰是完全有可能的。

出云级护卫舰很像航母,但终究难以被改成合格的航母。但日本今后会不会放手建造真正的航母呢?着实难说。与当下不足为惧的日本航母改装计划相比,这个国家未来何去何从,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

新闻推荐

日本政府新财年预算首破百万亿日元创历史记录 财政依旧吃紧

日本政府2019年度预算首次突破100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12月18日,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