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火车上学的孩子
□许志杰
火车在一个叫做西宫名盐的小站停下,我看车站建在两座隧道之间,觉得很有意思,临时决定下车观景。日本的火车票除了新干线列车的指定席和极少数的旅游列车之外,其他都是只有票面价格,没有固定车次,一张车票在一天中可以任意选坐任何一列火车,不必为赶车跑得满头大汗。
日本是多山之国,铁路的通达地域又非常多,几乎没有火车开不到的地方,因而选择建造火车站的合适位置就显得尤为困难。西宫名盐站,实际是西宫市所辖的名盐这个地方,估计是个小镇,离大阪市区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但这里山连着山,连绵不断,火车在行进途中几乎是一个隧道连着另一个隧道。
西宫名盐站就在这些群山峻岭之中,三面环山,一面是一条非常深的河沟。站房依山而建,一座天桥将铁路两侧的月台连在一起,有扶梯和直梯,方便上下车的乘客。天桥上有一间超市,供应日用品和便当。这是日本火车站的一个特点,除了等候乘车之外,站房还是集购物、休闲、用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有的规模庞大,很多名店、名品在此设有店面和专柜。西宫名盐是一个设在名盐镇上的小站,站内有便利店,与站房连为一体的超市也是规模相当大,商品应有尽有,保证人们在出行方便的同时,其他生活物品一应俱全。同时也使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不会因地利不畅而生出诸多日常不便。
时间只是下午4点多一些,西去的太阳就慢慢开始被大山遮住,阳光消失在浓郁茂密的树林里。小站月台上的灯光瞬间打开,为行色匆匆的乘客照亮脚下的路程。这时候,天桥上走下一群身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他们每人背着一个体量惊人的书包,手里提着足够大的水壶,似乎压得孩子们走起路来都有些不稳。看样子他们是刚刚放学的小学生,准备坐火车回家。早有耳闻,日本的孩子上学大多是自己步行前往,离校远的则自行乘坐就近的交通工具,很多学校没有统一的校车,也不允许社会车辆参与校车运营。但我想,其前提是交通必须十分方便。这点日本做到了,无论铁路还是与之相接的公交车,都非常方便发达。由于对名盐一带的地理情况不是很了解,我无法知道孩子们是在哪个学校读书、住在哪里。我在月台一直看到最后一个孩子上了火车,目送火车钻进隧道,驶向孩子的家的方向。
实际上,眼前的这种场景我非常熟悉。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毕业,我一直在一所离家六公里的铁路子弟学校读书。开始是步行,早出晚归,后来父亲给买了一辆小金鹿自行车,沿着胶济铁路骑车上学。后来同学多了,又放下自行车入伙一起步行。有时候碰上合适的火车,也坐一站。坐着火车上学的情景,与今天看到的日本孩子坐火车上学的样子有些相仿。只是,我们那时是偶尔坐,因为当时整个胶济铁路一天的客车也超不过十趟,而在我们村头的小火车站停车的不过两趟。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偷着爬上一趟货运列车,被铁路警察看见还要被穷追一阵。
出了西宫名盐火车站,就是同属国家铁路(JR)的公交车站。铁路公司同时运营公交线路,这也是日本交通的一个特点。持当天的JR火车票就可以免票乘坐当地的JR公交车。见一群小学生正在候车,我决定跟他们一起乘坐公交车,看一下日本的孩子是怎样独自上下学的。车来了,孩子们有秩序地排队上车。因为是始发站,公交车的乘客不是很多,孩子们都有座位,我也在孩子们的身边坐下。这辆公交车是环状行驶的,沿着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的道路,相隔几分钟停一站,每站都有一两个孩子下车。我想这里应该就是名盐小镇,民房建在山下道路的两侧,孩子下了公交车走不了几步就是自己的家,倒也方便。大约半个小时,孩子们陆续都下了车,公交车折返回到火车站。这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小镇万家灯火。
一路与孩子们同行,有三点让我感慨。一是孩子们在公交车上很安静,没有喧嚣打闹,无论做什么,都是静静地去做。二是在公交车上拿出课本看似乎成了他们的习惯,毕竟离家有些远,在火车或公交车上复习功课、做作业,可以把浪费在路途上的时间赶回一些。无法判断孩子们是在复习功课还是预习明天的课程,也不能判断孩子们有没有家庭作业,但他们的用功是肯定的,由此证明日本小学生的课业也并不轻松。三是孩子们的书包非常重。临下车时,一个孩子提起书包往肩上背,我帮她提起来,顺势掂了一下书包的分量,真可谓相当沉重,连我都感觉有些压手。孩子背在身上,有些不堪重负的样子。
日本的现代教育基础源自150年前的明治维新,那时就有日本的有识之士提出在东西两京设立大学,在府县和郡村设立小学,不论城乡和边远地区,人人都应该享受到知识的光辉。发展到上世纪初,日本有小学近三万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有97%的孩子入公立学校读书。八十多年过去,日本的基础教育依然位居世界前列,可是为什么这些孩子的上学之路还是这么艰难、漫长?回到住处,与一位在日工作的华人说起这事。他说,日本人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不会给孩子更多额外的优待。他们认为,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大人就不要人为地干涉,比如上学这事,有火车、公交车,为什么还要接送呢?所以,日本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没有父母接送的习惯,而是与小伙伴成群结队,背着书包坐公交车、坐火车,家长也不会到家门口迎接。他说,日本的孩子很苦,尽管各类补习班并不多,但是,他们的课业多,课外作业也多,还有很多野外训练课和大量的体育课,父母和整个社会都更注重孩子体魄和精神意志力的培养。
日本有句妇孺皆知的名言:“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道理浅显易懂。说这话的人叫福泽谕吉,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此话出自他的《劝学篇》,发表于1872年,影响至今。
(本文作者为媒体从业者、知名专栏作者)
新闻推荐
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政府可能会以西南岛屿防卫为名,将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改造为能够搭载战斗机的正规航母,并探讨将相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