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诗经作者:骆玉明 解注/ [日] 细井徇 撰绘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年:2018年2月
■夏学杰
老实地讲,《诗经》,我不大懂。考虑到新经学大师王国维都承认:《书经》他有一半不懂,《诗经》也有百分之二十不懂。我也没什么可难为情的了。虽然不懂,但并没有阻止我追逐它的脚步。三秦出版社今年新出版的《诗经》,又被我收录了。
有读者如此评价这套书:“有注有解,美而不艳,理想中的《诗经》就该是这个样子。”对我而言,我看好的是它的全彩插图。这套书收录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画的《诗经名物图》,全图共二百余幅。细井徇曾为医为僧,后专注经学,19世纪40年代,组织了当时京都几个顶尖画家绘制全套《诗经名物图解》,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全最美的“诗经名物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喜欢钻研花草,他认为,不晓得植物,是看不懂《诗经》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仅仅是名物、博物、常识上的小事,而是关乎哲学上的大事。自然哲学、环境美学、生态哲学,如果离开了对具体自然事物的深厚情感、琐碎知识,以及对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切身感受、领悟,那是根本入不了门的。
优美的插图,精致的排版设计,制做的如艺术品。这套《诗经》以《毛诗正义》为底本,辅以其他版本全新精校,共收录全诗305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作解注,每首诗都有题解,告诉读者每首诗歌大致讲的是什么。常言道:《诗》无达诂。两千多年来,历代注家对《诗经》各篇主旨及文义的阐释多有不同。本书解题释义,于古注有所尊重而不拘囿,综合历代名家见解而取其优。对不少争议处,提供两至三种解释供读者参考,部分无从考证处,则付之阙如。当读者遇到理解困难时,题解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读者在整体上把握某首诗歌的主题。
新版《诗经》对生僻字、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和假借字都做了随文注音,解决读者“读”的需求。每一处音注都严谨考证,保证其发音的准确性。不过,它并无直译。骆玉明表示:“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本身无法直译,一旦用白话文翻译出来就不可避免地损伤原文优美的意境,而读者常常先入为主地去用白话文来理解,这也未免暴殄天物。”作家蒋勋也反对看白话注释的古诗,并认为《诗经》里的一些篇章是完全不用翻译的。蒋勋说:《氓》的白话译文就很让人起鸡皮疙瘩,“流浪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不是真心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与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一比,味道全无。
我读《诗经》,始终有一个疑虑,那就是《诗经》是否被高估了、被过度阐释了。骆玉明认为,《诗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他说,“元典”就是一个民族在它的文化特征形成时期出现的具有标志性的经典,可能这些元典本身非常简单,但后人在学习、阐释、研究这些书时会不断加入一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把本民族的核心价值灌注在一些经典当中,这就成为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塑造一个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对《诗经》断章取义,也就可以理解了。国外亦是如此,哲人、思想家,也总是用本国的文学经典中的语句来阐述道理,这其中也不免有断章取义。本民族的经典著作,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信仰,人们彼此依从的不证自明的信仰。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诗经“思无邪”,也就是说它的情感表现都是正当的,没有偏邪的东西。成长于中华文明青春期的《诗经》是庄重的、从容的、优雅的、本真的,堪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很值得中国人一读,尽管有时会读不懂。
新闻推荐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皮肤细胞内一种信号分子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银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