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游客的感慨: “有些细节回味起来很温暖”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8-10 06:25 大字

去年夏天,我在日本有一次有惊无险的赶飞机经历。

我从大阪车站搭乘机场专列前往机场。去车站的路上有些耽搁,等到了站,距离机场专列发车只剩不到10分钟。如果等下一班车,多半是要错过回国的航班了。

我拖着行李箱,进站后一路小跑。没有安检,没有候车检票,检票闸门也是开放状态,于是在站内标识的指引下,畅通前行。进车厢时一看,距离发车还有两分钟。

后来回想,虽然一路小跑,但途中几乎没有等候或者障碍的环节。首先,在日本,车站的餐饮店统一集中在地下街,不占乘车区域空间,所以进站口、乘车口不会淹没在“某某牛肉面”“某某饺子”之间,这无疑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其次,车站内的指示标识让我如有神助。站内随处可见大量的信息提示板和电子显示屏,醒目、清楚。引导标识有中英日韩四种文字,用不同颜色标示不同线路,仅通过对颜色的区分,就能快速找到所需搭乘的线路和列车。标识牌上打大幅广告、车次信息“屈居”两旁的情况,完全不存在。

我算是个路痴,出门在外严重依赖各种标识,总觉得有些国家在做标识方面具有处女座的强迫症特质。比如火车座椅背后不是广告,而是会明确标注这列车上哪节车厢有垃圾桶、哪节有电话、哪节有自动售货机。比如很多公交站牌都是立体的,上面显示所有线路和主要换乘点,一般还会有一张时刻表,告诉你每天每趟经过此站的公交车停靠的具体时间。这些时刻表上还都印有盲文,方便视觉障碍者查询。公交车即将到站时,LED屏幕显示其动态,并有语音播报。盛夏时节,候车棚内有喷头喷洒水雾,给乘客一丝清凉。

这些细节,让人觉得舒心、安心,不必担心出现人在囧途的情况。

不是每个人都是城市规划者,但每个人一定都会是乘客。如果在规划设置时,能够将心比心,想想自己乘车时怎么能方便、高效、不闹心,大概也就不会有那种脑回路“清奇”的设计了。

事实上,国外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很多人性化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一般岔路口的斑马线旁边都会安装行人自助的红绿灯变换按钮,给有急事需要过马路的行人提供便利。在日本,街头公园阶梯边会有半步小台阶,方便老幼者上下;一些地铁站的扶手被设置成高低两排,低的扶手可供小朋友使用,保障其安全;每处洗手间里都有残疾人专用设施,还会有婴儿更换尿不湿的设施。有的国家还通过立法规定,就算公共设施管理者尽到职责,或者说符合相关规定或标准,如果发生悲剧,也需进行赔偿。

这些年,我们建了不少豪华的楼宇、笔直的大道,但能给一个游客留下美好印象的,不仅是这些“高大上”,还有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每个普通人可知可感的细节——这些细节回味起来温暖多了。

新闻推荐

东京医科大学承认调低女生分数 改分行为至少始于2006年

东京医科大学针对东京医科大学被曝在入学考试中总体降低女性考生分数以控制女生录取人数一事,由3名律师组成的内部调查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