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讲述,不说为什么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赏析 □戴道华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著名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他刚满2岁父亲即病故,3岁时母亲离开人世,7岁时祖母病故,后来他被寄养在姨妈家,在他10岁时姐姐因病死去,15岁时祖父病逝,1972年4月16日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自杀身亡。悲苦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他忧郁而孤独的性格。而这种忧郁和孤独后来也成为他文学的底色。他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中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富于抒情性,追求人性升华之美,善于用意识流的写法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睡美人》等。1968年以《雪国》《千只鹤》《古都》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个、亚洲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伊豆的舞女》是一篇自传性色彩很浓的短篇小说,是川端康成的早名作。这篇小说有13000多字,算是一个比较长的短篇,写到了好多个人,有在病痛中垂死挣扎的中风老人,有地位卑微却蔑视艺人的茶馆老婆子,有被流感夺去儿子儿媳性命的孤苦可怜的老奶奶,有迫于社会风习看轻女性的妈妈,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旅途的千代子,有离开故里亲人只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有无可奈何不得不当舞女的熏子,有落魄潦倒的流浪艺人荣吉,有孤寂、忧郁而善良的年轻旅行者“我”等。
小说以“我”和艺人们的行踪和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来写,主要内容是:孤儿出身、20岁的东京高等学校学生“我”去伊豆旅行,途中遇到一群串街艺人,“我”被其中一位舞女所吸引,于是设法一直和这些巡回演出的艺人同路而行,在旅行中“我”和他们互相逐渐了解并成为朋友。
整篇小说给人的是一种淡淡的感觉。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故事,淡淡的情感,淡淡的语言。就连那最牵动人心的初恋情怀,都淡到让人怀疑它的存在。
看看“我”和舞女那场美丽的邂逅吧。通常,因寂寞而生的情感都是炽热的、带着明显的饥渴,但是在这里却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般悄无声息。“我”和舞女之间有着心照不宣的爱慕之情,但故事里并没有像很多的爱情小说那样写得轰轰烈烈,或者充斥着浓艳、色情的描写,舞女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我”的更多是心灵的慰藉和净化。
再看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朴素、安静、细致、柔和,使充满风情的山川、温泉、人物产生了强烈的画面感,如同一幅幅淡雅的日本画,缓缓地晕染在读者面前。
没有复杂弄巧的情节结构,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变化,没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物关系。在自然主义倾向很明显的写作中,作者似乎只是很平静地讲述一段平淡无奇的旅行经历,很客观地展现一段旅途的见闻感。没有明显的高潮,只是流水般地直陈其事、直绘其状,不作渲染,不说为什么。展现真情,但不沉溺真情;描写苦难,但不渲染苦难。纯净的山水,纯净的情感,纯净的感受。作者抓住纯洁和美作为最终的目的,让理想的光彩照耀读者的心,并使读者得到灵魂的救助。这些便是我读《伊豆的舞女》的第一个印象。说实在的,这个印象挺美好!
另外,作者不作说教,不强行导向,把解读小说的权力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进行判断取舍。因此也造成了小说主题的模糊或者多解。这篇小说,你可以把它当作表现少男少女初恋情结的爱情小说来读,也可以把它当作反映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的社会小说来读,还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知识青年追求心灵净化的问题小说来读,更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多主题或者一个中心主题多层附属含义的小说,来作多角度的玩味。留给读者多一点再创作的空间,也是对读者的信任和尊重,这一点也是我比较欣赏的。
那么,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篇小说还可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前不久我偶然看到当代著名小说家余华在一次文学对话会上说的一段话。他说:“第一位老师是日本的川端康成……我在20岁的时候读到了他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我现在还是非常感谢川端康成,因为当我刚刚走上写作道路的时候,我花了四到五年的时间,训练自己如何描写细部,因为细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我将来的小说线条结构是大的还是小的,是粗线条的还是细腻的,都不能缺少细部,因为一个小说是否能够有生命力,都是通过细部传达出来的。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小说,情节编得天花乱坠,但是读完以后一点感觉都没有,就是因为它缺少细部。”
我想余华的这一番创作谈说出了我们写作中已经渐渐在做还需要继续去做的事情,那就是“训练自己如何描写细部”。细部也就是细节。在这篇小说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有心理的、动作的、神态的,做得很成功。我们以舞女为例稍作分析。
《伊豆的舞女》写舞女主要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第一章,“我”冒着雨在天成山追上那伙巡回艺人时,那舞女“立刻让出自己的坐垫,把它翻了个身摆在旁边”;我慌忙取出香烟时,舞女把“摆在她同伙女人面前的烟灰缸拉过来,放在我的近边”。第二章,我们住进了汤野的小客栈,“舞女从楼下端来了茶。她坐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手在颤抖”。第四章,在汤野的第四天早上,我去小旅店,艺人们还在睡觉,舞女看到“我”,“满面通红,猛然用两只手捂住了脸”;晚上舞女跟我下五子棋忘了形,头发要碰到我的胸部了,“突然她脸一红”。第五章,走在去下田的山路上,舞女紧跟着“我”,“她走在后面,离我一两米远,既不想缩短这距离,也不想再落后。……我等在那里,希望她赶上我,可是她也停住脚步,要等我向前走她才迈步”;到了下田,“我”说竹子可以做拐杖,舞女“抢先一步站起身来”,“把那根竹子递给我”。第六章,“我想走出甲州屋,舞女就抢先跑到门口,给我摆好木屐”;晚上,妈妈不同意舞女跟我去看电影,“她连抬起头来看我一眼的气力好像都没有了”。第七章,荣吉陪我去码头,舞女来送我,“她一直在发愣,沉默地垂着头”;我上船之后,“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离开很远后,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白色的东西”。这些细微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非常形象可感,把一个温柔善良、殷勤可爱、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篇没有一个“爱”字,小小的细节,胜过千万言,说出了多少、多真的爱意。也许这些让人记忆深刻、唤起人们无限美好纯洁情感的细节,也是这篇小说长期以来在读者中保持良好影响、在文坛上受到推崇的原因所在。所以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写作中必须学习的。
杨再礼:
听罢《伊豆的舞女》的分享,让我自然想到汪曾祺的《受戒》,从文学创作内容上来讲,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少男少女之间朦胧的爱,只是《伊豆的舞女》结局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受戒》的结局是完美的。从文字上来讲,我更喜欢《受戒》的语言,也许是因为受国域、语言等方式的影响吧。总之,作为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小说读者,我认为,这两篇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小说,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教材。
罗 南:
《伊豆的舞女》在很多年前看过,最近又看了一遍,很多著名作家在创作谈中都提到这篇小说对自己的影响,说明一部经典作品的力量和魅力。
《伊豆的舞女》里随处可见日本浓郁的民族元素,非常有画面感。作者用词准确,细节描写得好,寥寥几句就把人物写活了。相比我们本地的作者,特别喜欢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去写文章,这是不行的。应该多使用细节描写,还原场景感,这样读者更容易有共鸣。
吴文卿:
“我”与舞女的邂逅,犹如春日的天空中两朵浮云相遇时,洒落的一场春雨。不得不说整篇文章细节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整篇文章读起来更像散文。或许是文字翻译的原因,感觉语言不像心里期待的那般美。
遥 歌:
人丑就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坦白交代,这篇小说,我读不下,语言、情节等都太淡了,我不喜欢这样的语言、情调,读到一半就丟开了。听了文友的讲解,大家的各抒己见,我会去再找来慢慢细心领会的。
秦 萍:
参加过几次读书分享会,一般没有事情冲突,都会来参加。有些书虽然没看过,但听书友们说了,便知道内容和好的地方了。如果自己感兴趣,就会去找来看。
罗 兰:
读书分享会,越办越好。喜欢这样的圈子和氛围。只要自己不出差,肯定要参加。
罗金娇:
第一次参加读书分享会。每个人的读书方法都不一样,我习惯在网上听书,感觉我用的是最懒方法。今天参加这个读书会,学到很多,不错。
韦秀龙:
参加读书会,收获多多,深深感到自己脑子不够用,告诉自己不要懒了,多学习才能做得拿得出手的有深度的好作品。
新闻推荐
机器人性能说明人工——如假包换的真·人工,从外观到内在,有血有肉有呼吸,吃喝拉撒睡大觉,单凭肉眼完全无法辨别,只有主人(老婆)知道真相。智能——特别擅长单纯地查看情况与口头汇报,主人(老婆)没有吩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