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物的心灵
□傅国涌
1894年旧历甲午年的状元张謇,曾为他在故乡南通建的博物苑题写过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这副对联的下联引自《论语》。《论语》中孔子提及《诗经》时说了一番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喜欢《诗经》,喜欢其中所兴所观的鸟兽草木。前些日子我给小孩子上课,首先想到的就是《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将这节课叫“与芦苇对话”或“与蒹葭对话”。上课时我带了本书跟孩子们分享,书名很美——《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乃日本学者细井徇手绘。2500多年前的《诗经》原本就美,每一种草木鸟兽小虫都自成一个世界,自有其动人的美。
不久,我到北京讲学,遇到做出版的朋友,说起他手头正在做一本细井徇的书,和我读的是同一本,经过重新翻译、编排、设计装帧,比原来的版本更为精美。我南归后即收到电子版。无论翻译、编辑和排版,看起来都更合理,只要打开目录就很明了,分为草部、木部、鸟部、兽部、鱼部、虫部,书名为《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
万物有灵,《诗经》有灵,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如果你今天读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内心有共鸣,就表明人类拥有共同的心灵,时空都阻隔不了。2500多年前佚名诗人留下的诗句,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心心相印。难怪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对所有的个人来说,世间只有一个共同的心灵……历史是这个心灵的工作记录。世界万物的根源都在人里面。”
诗歌也是心灵的工作记录,《诗经》留下的正是古人对心灵的记录。“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叫黍也好,稷也罢,天地生人,万物养人,故《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万物何故,要承载如此之悲凉?万物又何幸,活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悦人眼目,养人活命,而且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
《诗经》有灵,草木鸟兽虫鱼中有灵,我与万物的对话即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不是简单的知识拼图,更重要的是走进万物的心灵中去。一直以来,我们与万物分享这个世界,万物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带给它们的多。四季轮回,时间消逝,王朝更替,战争和平,黍离之悲,君子好逑,一切皆有命运,冥冥之中,万物和人都有自身的秩序,在宇宙的叹息中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蝈蝈儿、蚱蜢、桃花、桑叶各有其命运。我可以与桃花、桑叶、杨柳、黍稷对话,也可以与蚱蜢、蟋蟀、蝴蝶、蜜蜂、知了对话。我的“寻找语文之美”课,可以从《诗经》开始,就这样一路对话下去。
我依稀看见在万物与人之间,有一条神秘的通道,一条心灵的通道。《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中的每幅插图、每首诗都会唤醒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午夜梦回之际,重新认识自己和万物,认识眼前的世界,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
新闻推荐
日本新天皇即位"宝座"亮相海外网图海外网4月18日消息,日本明仁天皇将在明年4月底退位,皇太子德仁在5月1日即位,同年10月举行“即位礼正殿之仪”,其中仪式专用的“高御座”和“御帐台”,日前在京都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