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到北京,距离到底有多远?
这几年,内地影视公司非常喜欢购买日剧IP翻拍,但是,好像反馈都很一般。
就好像,当初遭遇群嘲的内地版《深夜食堂》
评分倒过来都没人家高,也是可怜
还有,完全没眼看的内地版《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
当然,这事也得分两面看,毕竟,翻拍本就是特别容易被质疑的,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照搬会被说没有新意,出新又会认为背离原作。
同时,日本文化的本土壁垒实在很强,这也是为何喜欢日剧的人喜欢得要死,而不喜欢的一眼都不会看。拿日剧来翻拍,并不简单。
在翻拍之初妄图要蹭的热度,之后是会被反噬回来的,就好像上面提到的两个剧。
而《东京女子图鉴》,最近也被翻拍了,也就是最近有些朋友也会聊起的《北京女子图鉴》。
从评分上,这差不多是日剧内地翻拍最佳成绩了,竟然都及格了。然而,这个剧到底如何呢?
我们倒也想趁机聊聊,并希望,从这个剧,引申出更多,关于都市剧、女性题材以及翻拍的探讨。
不过,首先还是先从当初大热的《东京女子图鉴》说起吧。
日本人对“东京”有着近乎迷恋的执念,从小津的《东京物语》就开始了。和国人对北京的向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东京女子图鉴》看似是“县城女孩的东京梦“为主题,想讲的却不止于此。
《东京女子图鉴》的戏剧结构非常简单,是一个“闯关游戏”式的设置。
女主绫带着“成为让人羡慕的人”的目标来到东京,就不停通关:从秋田县的女大学生——东京的商品销售——Gucci的销售经理,住所从东京郊区到中心CBD。
最终,从一无所有到“中产阶级“。
有人说绫升职的经历太过魔幻,但剧中想展示的,恰恰就是“通关成功”后带来的无解的“真正困境”。
困境是什么?
首先是绫的女性身份。
绫确实用自己的 “女性身份”得到过便利,比如靠和服店老板登上时尚杂志。但这些便利条件就像沼泽,反而带她陷入更深的困境。
因此,如果你只在这些经历中看到三观不正,或渣男鉴别,那你真的太小看“日本的编剧们”了。
剧中绫每一阶段遇到的男人,都不是为了被她利用而出现的,他们是她欲望的一种镜像。
因此,只有当绫自己达到特定阶段,才会遇见特定阶级的男人,她不会在还是小职员的时候就遇到和服店老板,更没机会因这个男人拿到好的资源。
无论是富家公子、和服店老板、初恋男友,这些男人是作为“绫”情感状态而存在,是她欲望的补充。
而绫在选择男人的时候,也在选择女性的最终定义——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个体,还是作为男权家庭的附庸?
比如,绫终于成为奢侈品经理,并拿到高薪后,却发现身边的闺蜜们早已沉浸在身为人母、家庭的喜悦之中。
但此时绫是上层人士的小三,于是她分手,回归家庭——找了一个差不多水准的老公。
可是,当绫也过上“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住在曾经艳羡的高层建筑里时,丈夫出轨导致离婚,家庭生活破灭。
不仅是绫,绫人脉网中女性的生存状态,也在补充这个问题。
因为和教授不伦恋,却患上“小三”综合征的女人;以婚姻为“职业”的女人,最终离婚;看似不屑婚姻的女boss,却早已生子。
都很讽刺。
这是一幅东京女子的白描式图景,绫和她身边的女人们付出了青春、肉体,却依然在“社会身份”(职业)和“家庭身份”(妻子、母亲)间不知所措。
这就是“女性身份”带来的最大悖论,也是每个女人挣扎的困境。
女性可以有欲望,可以改变自身生活状态和阶级,但这种改变,必然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东京女子图鉴》展现的,就是这样的女性欲望与困境,而且没有答案。
而这些,身为女性,都会遇到,再看看微博的热搜,多大的恶意?
剧中的另一个困境,是阶级。
绫出身秋田,却一直试图融入东京。她的母亲是东京人,因此她的心中,也觉得自己应该属于“东京”。
但实际上呢?
她亲口承认“东京是残酷的城市”。
这种残酷,不在于你几顿没吃,或是失恋,或是没工作,who cares!
这种残酷,是因为东京这个看似没有任何门槛,充满着各种机遇的城市,其实有着最深,最高的壁垒。
在刚进入的时候感受不到,但越往上走,才越发现,再努力也有天花板。
绫在剧中只哭过两次,每一次都直戳人心。终于要逃离东京,却发现已被家乡人当作榜样时,年近40岁的绫哭了。
此时她是一个没有归属的人,她不属于东京,却也回不到家乡。
可是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着绫的人生,不是吗?总有人在努力,试图打破规则。
这是一个只会存在于“现代都市“(都市的阶级层次最分明)的悖论,而悖论之所以是悖论,因为它无解,结局只能靠自己。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
所以,《东京女子图鉴》讲的根本不是“过程”,而是“后果”,是女性和现代都市的无解悖论,而它在整个亚洲引起共鸣,适合翻拍,也是因为这点。
说白了,东京只是“欲望”的隐喻,它有“跃上枝头“的可能性,但也不乏“欲望”后的困境,对现代女性来说,看你怎么选择。
而回到《北京女子图鉴》(以下因作者情绪失控,可能有点混乱)。
我承认,本剧有部分内容是现实的,相比其他翻拍日剧的雷与蠢,这部还是有些看点的。
比如合租、地下室、地铁, 都在诉说“北漂”的艰难。
但这些太表面,一旦涉及到主题,就原形毕露了。
如果要展现“北漂”的困境,就不要让女主在08年(注意是08年,不是现在)拿着大学本科的毕业证,还靠猥琐老乡帮忙找一个“前台”的工作?
找工作是不容易,北京也确实人才济济,但你哪怕演一下女主找不到预期工作,最后找了个不合心意的工作也好啊,为什么一定依靠男人,才能找个前台工作?
好,在离开那个老乡之后,换了女性朋友——王佳佳。但,一转身就穿上陌生男人买的裙子,去了陌生男人邀请的饭局。
(说着不要,穿上了)
不怕被卖了?还是本就有所图。
我知道创作者是想借此展现“饭局文化”以及“以为是交心的朋友结果只是陪酒“的这种”大城市“的残酷。
但是拜托,人家吴总也给你介绍工作了(还是外企),也没占你便宜。
更何况,这个吴总到底为什么放着漂亮的小模特不带,要带一个素昧平生、在饭局上一句话不说的女孩?做慈善呢?
试问,哪个北漂姑娘刚来时候能有这种好运?
而对比一下原版的绫,好不容易爬到品牌经理才只能做小三,她要哭了好吗?
本剧还充斥大量看似是“大城市守则”,但充其量是“成人世界潜规则指南”,以及“捞女指南”的教导。
王佳佳一口一个,捞金。
还有这个,
办公室斗争当然是存在的,但“站队“真的不是重点,在此之前,怎么让自己的能力提升并且不被新人挤走,才是职场女性每天最焦虑的吧。
试问,非北京的城市,办公室就不斗争了?据我所知,越是小地方,斗得越激烈吧。光内斗,一点业绩没有,能干过三天?
好,办公室文化是吧,那有没有公司告诉你,禁止部门恋爱?
然后第三集女主就和“部门经理”好了。后来又因为lv把他踹了,北漂女性表示,我自己买lv成不?
本剧号称不“玛丽苏”。可是从男闺蜜、到部门经理、再到吴总,跳槽全是靠男人,然后这些男人就下线了。
租房子也不是靠自己,一个顾总就解决了大房子,我们这些用工资的三分之一只能租在通州的真的不服啊。
而女主有了既得利益,就别再口口声声“我想靠自己”,实在是……
女人当然能有欲望,但无论是原版还是前段时间的《迷雾》(只前半段哈),都显示着“有欲望的女人“如何成就自己。
但那是一种不断向上的动力。而不是一种嘴上“不要不要”,一转身就收下所有好处,OK?
剧里的北京也挺吓人,路边大爷卖玉米一块钱只卖一半,但其实北京大爷们挺热心的,所以,问,一块钱在北京到底能不能买到一整根玉米?
面试总要问一句“你为什么要来北京?”生怕不知道这是“北京”。
教你在面试里如何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都在妖魔化着北京,它真的很可怕哦,学学《厚黑学》再来吧。
如果说原版是“丧”,而这版就直接到了“黑”。如果原版是“后果”,这版就是赤果果的“上位“啊。如果原版用“绫的困境”拯救了三观的略微扭曲,而《北京》则这些扭曲放大了。
没有奋斗的辛苦,没有业绩的来之不易,全是靠小聪明(比如哭一哭就得到合同、装病不站队,或者和领导睡一觉就上位了)得到利益,这就是想要呈现的北京和奋斗?
而我们的女主,既没有一个当代女大学生的自觉,智商也一会儿在线也不在线的。
和男性单独相处不保护自己,差点被强奸。别人说什么听什么。
居然还有好多人和女主学怎么拒绝领导?这才魔幻好吗?
本剧,一边妖魔化北京,一边又用“成人潜规则”教育你:要靠男人上位。
不仅三观不正,还主题混乱。
对不起,这不是北京,都市女性也并不如此。
但我还是要感谢这个剧,让我再次看到国产都市剧、女性剧的不成熟:“北漂”一个多好的主题,结果拍出来还是:
惯性“玛丽苏”泛滥——剧情不够,男人来凑;
间歇性“洒狗血”——小三上位,婆媳大战;
还有都市剧“屏蔽穷人,展现“上层阶级”的惯例,女主得尽快上位啊,不然怎么展现上层阶级?
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习惯,其实已经在国产都市剧剧本之中深深扎根,就像慢性毒药,会从根上腐烂。
到时候再改,真的就晚了。
新闻推荐
分享一个经历,你会不会偶尔在朋友圈刷到这样的消息?乍一听,这是什么谜之乐趣?可当看到总有好友,陆续在朋友圈发出类似的经历和感叹,你会不会有点疑惑,看人吃饭...什么时候也成流行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