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的艳俗

安徽商报 2018-04-08 10:59 大字

·禾雨·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每到春天,院落中枫树洞里的紫花地丁都会提醒少女千重子:赏花的时节到了。在京都,穿着传统和服的少女和躲在深山里创作的父亲都爱花。两不相见的紫花地丁或是垂落池塘的古樱,“物哀”的气氛透着川端“美丽日本”的优雅和伤怀。

不管是学宋还是学唐,在生活的俗事上能够附庸风雅总归是日本人的传统特长。而将风雅之事弄成大俗的烟火味,那也绝对是咱们中国百姓的本事。先是油菜花,而后是樱花、郁金香,一定要是群花、群人均如雾,一派“喜洋洋者也”。

一句“烟花三月”,让整个农历三月去扬州一票难求,这种盛况本就是一道风景。前几年清明,我与好友胖兄也下了回扬州,瘦西湖里画舫如蚁,“二十四桥”上水泄不通。胖兄抱怨起蝗虫般的游人,我却喜欢这种热闹。烟花三月的湖光,总归要游人如织才显出勃勃春意来。当年幽婉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不也是“长堤柳舞游客兴”的一派升平景色吗?就连那西湖与秦淮,也是要市井沸腾才显繁华。张岱写西湖花朝节香市:“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酝”,可见历来我们就是喜欢热热闹闹地赏花,赏花人早也是画中一景。

朱自清说瘦西湖“雅得这样俗”,说得很好。瘦西湖没有西湖那样幸运,有天生阔水远山的底子,而是从头到脚都是被人精心打扮的花房姑娘。榴花碧柳、亭台楼阁、石桥白塔,或多或少可以在别地找到出处,是当年扬州人的自娱,也是为了娱乐天子。

也正因打扮得精巧,趁着春风醉人,显得一切都好。细看瘦西湖的柳树与西湖还是很有分别,白堤上的杨柳潇洒飘逸如高士,瘦西湖边的垂柳浓稠婀娜类少女,再用一些红黄紫蓝的各色花簇点缀,俗也俗得美艳动人。

瘦西湖的画舫也是江南最好的,比秦淮、西湖、七里山塘都还要怡人,并非因为船好,依然是景好。窄窄的水道,喝着茶一路穿过去,十步一柳,百步一桥,天青风淡,如在画中,远处大明寺的佛塔也显现在丛花中了。

到了瘦西湖一定要吃茶点,冶春茶社和富春茶楼的包子都好吃。歇脚坐定,点两杯魁龙珠,蟹黄大汤包、三丁、五丁、烧卖、蒸饺、蒸糕、团饼各式一只,再来上一碗蟹黄大煮干丝,比西湖的楼外楼更有古风,也更像是游春的模样。

作为北方人,觉得江南的春游怎么都好,不过还是有点遗憾,那就是美得“无险可守”。白居易诗云:“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的桃花将春色藏在深山的僻静处,是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寻得。高中时,在家乡的相山,我和同学翻过几座山头,蓦得在小山谷闯入一片桃树林。北方小山的萧索拥着这一勺天地间的绚烂,也能得“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的景象。相比优雅的“物哀”,这是哀而不伤的大雅,也是另一种任凭花语喧闹的春意。

新闻推荐

含笑一低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是徐志摩赠日本女郎的诗句,每每读来,皆觉唇齿留香,韵味绵长。都说女人如花,我喜欢温婉内敛的女子,除却水莲,含笑花当属最具含蓄美的娉婷女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