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她是一个害人的妖精,她该死”

大江晚报 2018-03-31 01:01 大字

康如心问道:“你就真的这么肯定?你要知道,朝冈太郎好像也是没有什么底线的人啊。”

沈跃摇头道:“不。朝冈太郎还是有着最起码的底线的。他毕竟是世界级的心理学家,无论是帮助吴某,还是试图去成功催眠凯文,他真正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学生,而不是刻意去犯罪,而且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败在像我这样一个晚辈手上。”

康如心挽住了沈跃的胳膊,欣慰地说了一句:“幸好这个朝冈太郎在日本,不然的话我还真是担心。”

沈跃微微一笑,却并没有说什么。康如心说得对,像朝冈太郎那样的人,他是不大可能千里迢迢跑到中国来和自己一较高低的,像这种自失身份的事情朝冈太郎根本就不会去考虑。

第二天上午,沈跃和星野男一起去了殷凝父亲家。由康如心驾车,要敲开殷凝父亲的门还需要康如心的警察身份。

殷凝的父亲住在城南一处高档小区的别墅里。这地方本来是双拼别墅,将中间打通后就变成了独栋,价格比独栋便宜了许多,大小也刚合适。由此可见,殷凝的父亲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人,而且充分考虑了自己的身份,还考虑到房子太大会出现心理上的孤独感和寂寞感的问题。

康如心敲门后,来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康如心将警官证朝她递过去,说道:“我们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殷先生。”

老太太的神色有些诧异,说道:“你们请进来坐,我这就去叫他。”

不多久殷凝的父亲就从楼上下来了,沈跃发现殷凝长得酷似眼前这位老人。沈跃对他说:“我们是为了一起案子来的,一起十多年前的案子。”

老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即刻对老太太说道:“你去买菜吧,给殷凝打个电话,让她中午回来吃饭。”

看来殷凝的母亲什么都不知道,而且眼前的这个老人很可能一直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沈跃心里瞬间就有了这样的判断,也没有阻止老太太离开,只是朝着她微微一笑。

老太太离开后,沈跃才开始问话:“殷先生是不是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老人却摇头说道:“我不明白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嗯,他仍然抱有侥幸心理。沈跃没有理会他刚才的话,自顾自说道:“一个马上要当父亲的人,从二十六岁起就因为一起冤案开始坐牢,直到现在仍在狱中。这十多年来,他的妻子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为孩子的妈妈不敢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名‘杀人犯\’。这个含冤坐牢的人如今已年过四十,即使他现在从监狱里面出来,他也是一位不合格的父亲,更是一位悲情的丈夫。殷先生,想必你应该知道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吧。”

殷凝的父亲不说话。然而,沈跃分明看到了他脸上刚刚出现过的丰富表情变化,其中愧疚的表情持续了较长时间。

沈跃看着他,叹息着说道:“自私是人的本性,也是本能。作为人,犯罪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丧失了作为人最起码的良知。”

殷凝的父亲终于说话了:“你什么都不要说了,现在我只有一个请求,给我点时间,让我今天中午和家里人一起吃顿饭,然后我自己去投案自首。可以吗?”

沈跃摇头道:“你想和家人一起吃这最后一顿饭可以,但是投案自首不行。你应该知道这是为什么。”说着,他对康如心说道:“给龙警官打电话吧,让警察到这里来等候,等殷先生一家人吃完饭就带他走。”

康如心即刻拿出了电话。星野男低声问沈跃:“为什么不问他作案的过程?还有,他为什么非得要采用那样的方式?”

沈跃朝他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已经分析到其中的原因了,不过你现在可以问他。”

星野男想了想,对殷凝的父亲说道:“那天晚上你去找童晓,告诉她说你是殷凝的父亲,童晓也就对你没有了任何防备。可是你却用乙醚之类的东西让她昏迷,然后用那条毒蛇杀害了她,并将武大海的精液灌入到她的阴道里。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吧?”

殷凝的父亲不说话。沈跃在旁边说道:“他的表情告诉我了,星野君的分析是正确的。”

星野男点头,又问道:“可是我不能理解,你完全可以像对待盛时光一样,给童晓一笔钱,让她离开你的女儿啊。你为什么非得要杀害她呢?难道童晓不同意?不,这不大可能。”

星野男果然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他早已分析到了盛时光当时追求童晓的真相。人群中真正能够做到白手起家的人毕竟是少数,盛时光在短期内的发达当然也不应该是出于偶然,而更合理的解释就是,当时是殷凝的父亲给了他一笔启动资金。不过星野男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这起案件中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

殷凝的父亲依然不说话。沈跃看着他,叹息着说道:“也许你觉得我不让你去投案自首对你很不公平,可是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不在今天之前主动去投案?你想过那个被你陷害的人和他的家庭没有?你想想,人这一辈子究竟有多少个十几年?”

殷凝的父亲终于说话了:“她是一个害人的妖精,她该死。”

这是标准的极度自私的思维方式。沈跃叹息着对星野男说道:“这下你明白了吧,他的女儿从小被他当成男孩子养大,所以才造成了他女儿取向的问题。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过自责,而是将所有的罪责都归于童晓。其实人群中像这样的人很多,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旁观者效应\’,也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只不过他表现得非常突出、极致罢了。说到底这还是极度自私和自卑的表现。”

(本书已选摘完,明起连载《天黑得很慢》,作者:周大新,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闻推荐

3月27日,在日本东京,佐川宣寿(中

3月27日,在日本东京,佐川宣寿(中)在国会接受质询时宣誓。篡改森友学园“地价门”审批文件的关键人物、时任日本财务省理财局局长佐川宣寿27日到国会作证。新华社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