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匠人”眼中的蔬菜

济南时报 2017-12-07 15:35 大字

□徐敏

在豆瓣上查询日剧《深夜食堂》的评分,就会发现有十余万人打分,并且给出了9.2分的高分。

想想也是,在寒冷的深夜里,一锅暖汤,一餐好饭,总是令人觉得温暖而又治愈,或许这也是《深夜食堂》一类治愈系美食剧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与《深夜食堂》中每道美食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不同,吃货眼中只有美食,那么如何在家中打造自己的《深夜食堂》?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我们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比如日本作家内田悟的《蔬菜教室》。

将作者内田悟称为作家其实有些不妥,这位一脸和气的大叔是位蔬菜推广人。他讲解最普通不过的蔬菜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将匠人精神发挥至我们望尘莫及的日本人写出的美食书,个中内容怎是一个“细“字了得。比如说,你可能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但你知道菠菜的茎叶甜度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开使用这回事吗?书名虽是《蔬菜教室》,但并非只是一本菜谱书,书中还记录了关于蔬菜的其他知识。举凡蔬菜的挑选、烹制、搭配、保存,作者一一说来,细细讲说。从土豆原产于安第斯高原,到如何在家中自制菜干,作者果然不负蔬菜达人的美称,我们要重新认识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各种蔬菜了。

比如,普通人眼中的白萝卜只是白萝卜,内田悟眼中的白萝卜却是“分解式”的。他把白萝卜自上而下分为5个部分,萝卜叶、叶根:有很强的鲜味,这两个部分适合切成丝炒、熬汤;上部:水分高,甜度高,适合做各类炖菜、煎萝卜、萝卜泥;中部:鲜甜和辣味平衡,爽脆,适合先炒后煮、醋拌、做沙拉;下部:辣味明显,皮比较厚,可以放在太阳下晾晒,去除涩、辣,炒菜熬汤都不错。

这是内田悟“解剖式”认识蔬菜的一个例子,内田悟认识的蔬菜其实要复杂得多。大到哪个季节吃哪种蔬菜,小到不同吃法时蔬菜的切法也不同,内田悟的蔬菜给人带来一种“陌生感”。我们来看看内田悟厨房里的南瓜。日本关于南瓜养生的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只要在冬至那天吃了南瓜,整个冬天都不会感冒。在夏末收获的南瓜最好先放上一两个月,到了深秋,南瓜就“熟透”了。经过时间的沉淀,南瓜中的淀粉会逐渐转变成糖分,多余的水分蒸发掉之后,南瓜的口感也会变得更软糯。如何判断一个南瓜有没有熟透呢?听声音就行了,用手指敲敲南瓜,要是声音是闷闷的,就说明这个南瓜正是可口的时候。

初期的南瓜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内田悟介绍,其实刚上市的南瓜是“上面一个味儿,下面一个味儿”。上半部分已经成型,味道和熟透了的南瓜差不多,水分较少,口感软糯香甜;下半部分的细胞还处于生长状态,比较嫩,水分含量更多,涩味相对明显,但口感更好,味道清爽。如果在9月把南瓜拦腰切开,分别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做天妇罗,会发现下半部分做出来的更好吃。

买整个南瓜回家后要怎么切?不同阶段的南瓜有不同的切法,既然初期的南瓜上下部分味道不同,那最好拦腰切断,分为上下两部分。晚期即熟透的南瓜就没有这个差别了,顺着条纹竖着切会更好下手。用南瓜做成不同的美食,也需要不同的切法。如果用南瓜做高汤,或者是煮熟之后要捣碎,那就先削皮,然后切成小块;如果要做炖菜,可以不用削皮,但是南瓜的皮很厚,为了加快果肉煮熟的速度,要在皮上划一个十字,把棱角削圆可以防止南瓜在加热过程中散碎;如果要做天妇罗或者直接素炸南瓜,顺着南瓜的条纹切口感爽脆,垂直条纹横着切口感更软;如果直接炒南瓜,那就切成薄片,这样更能发挥出淀粉的粘性。

《蔬菜教室》名副其实,不是菜谱,而是让人更懂蔬菜的书。内田悟的这种对蔬菜的认知精神,也是一种匠人精神,它根植于像作者这样的的蔬菜专家的灵魂中,让人敬佩。这不单单是一个蔬菜教室,让读者认识蔬菜之余,也明白对于任何事物,用匠人精神去细致分解,方能获得最佳结果、最佳状态。

新闻推荐

日本向美国看齐,拟下调部分满足条件公司企业税至20%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将积极实施加薪,并将物联网“IoT”等创新性技术领域投资企业的法人税(编注:即企业税)负担,实际下调至20%左右。报道称,日本政府的目的是提高日本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活用留存资金。政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