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的美国面孔
安东尼·福奇:
美国政治泥沼中的“抗疫队长”
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今年频繁亮相公共场合,为抗击新冠疫情讲述真相、奋力疾呼,获称“抗疫队长”。然而,当“大疫”遭遇“大选”,这位耄耋老人的专业建议遭遇打压、政治操弄甚至威胁,令一些罔顾科学、漠视生命的抗疫怪象无处遁形。
说真话
福奇现年79岁,1984年起出任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一直站在美国抗击新发流行病前沿,对联邦政府传染病防治策略有不小影响。他先后服务6任总统,提出诸多专业建议,2008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在美国公众眼中,福奇是政府防疫“权威发言人”,是他们了解准确卫生信息最值得信赖的渠道之一。他的头像被印在运动衫、长筒袜和马克杯上受到热捧。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所作全国调查显示,78%的受调查者认可福奇表现。《洛杉矶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福奇是大众需要的说出疫情真相之人。
作为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工作组成员,福奇经常直白地批评政府抗疫不力。他4月说,美国如果在疫情暴发初期施行“居家令”,可能挽救更多生命。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转发“炒掉福奇”的帖文。福奇10月指出,9月26日白宫玫瑰园举行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仪式是“超级传播事件”,导致特朗普及其妻子等多人感染新冠病毒。
受排挤
福奇7月接受采访时承认与白宫关系紧张,说他当时已有两个多月没有向总统汇报工作。白宫官员还曾向多家媒体“喂黑料”,断章取义曲解福奇的言论,一方面寻求削弱他的公信力,一方面在特朗普的竞选广告中制造福奇为白宫官员应对疫情“点赞”的假象。
新冠疫情自暴发以来成为美国党派斗争的工具,两党纷纷指责对方将疫情政治化,却都未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就这一现象,福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假设没有(政治)分裂,我们可能会有更为协调的抗疫举措……如果对比其他国家,我料想大家不会说我们做得很好。”
福奇12月4日证实,他已经接受当选总统约瑟夫·拜登邀请,愿意出任他的首席医疗顾问。福奇先前说,他建议拜登着手推动以“高效、公平的方式”分配疫苗,称自己将致力推动新政府强化新冠病毒检测机制。
布雷特·克罗泽:
赌上职业生涯“揭丑”的舰长
布雷特·克罗泽4月初被美国军方“炒了鱿鱼”。夜色中,他独自走下“西奥多·罗斯福”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走上码头。落寞身影后,舰上大约2000名水兵为他鼓掌送行、高声呼喊“克罗泽舰长”。
在水兵心中,克罗泽是“英雄”,因为他冒险越级汇报舰上出现新冠疫情;在美国政府和军方看来,克罗泽是“眼中钉”,“应对疫情不力”且“处置方式欠妥”,再不会官复原职。
“不能让水兵白白死去”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3月31日发布独家报道“航母新冠病例不断增加,舰长请求海军帮助”,首次曝光克罗泽因无法说服顶头上司组织水兵撤离、最终冒险越级发出的求援电子邮件,迅速引爆美国舆论。
“我们并非处于战时,”克罗泽写道,“水兵们不必白白死去。”
多家媒体报道,克罗泽的邮件曝光后,美国军方迫于舆论压力改变主意,同意大部分船员上岸接受检测。最终,包括克罗泽在内,1200多名舰上人员确诊感染,其中1人病亡。
“哪怕影响我的职业生涯”
求援信曝光令美国军方大为光火。时任美国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4月2日宣布解除克罗泽的舰长职务后,飞往关岛对舰上官兵严厉训话,批评克罗泽“幼稚、愚蠢”,“判断力低下、上报程序欠妥”。
这段训话录音曝光后引发强烈抗议,莫德利因而公开道歉并辞职,但美国军方坚称解职克罗泽“没问题”。在军方看来,克罗泽没有经由加密渠道发送电子邮件,导致邮件内容泄露并被媒体报道,这一做法不符合保密规定;此外,克罗泽作为舰长,处置舰上疫情失当且在邮件中“夸大”疫情,制造困惑与恐慌,对外营造出美国海军应对疫情不力的印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同样对克罗泽提出批评,说他的信传得“满世界都是”,这“不合适”。
克罗泽接受军方调查时说,他发邮件的目的是让大家对可能迅速恶化、甚至致人死亡的疫情提高紧迫感,避免出现“更大的灾难及生命损失”。“即便(这样做)可能对我的职业生涯造成长期影响,我仍然按照我认为对‘西奥多·罗斯福’号上水兵最有利的方式行事。”
克罗泽遭解职后,他的姓名牌与其他历任舰长一起挂在舰上的纪念柱上。10月,克罗泽的名牌突然“消失”。军方调查后发现是舰上的水兵出于纪念目的偷偷拿走。
就水兵们自发聚集、鼓掌欢呼送别克罗泽,一名水兵直言:“那是送别你所遇到过最好舰长的方式。”乔治·弗洛伊德:
你的美国可以呼吸吗
美国男子乔治·弗洛伊德的家人打算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修建一座纪念中心,以便非洲裔族群以那里为平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非洲裔、因新冠疫情冲击而失业、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遭警方暴力执法身亡……“小人物”弗洛伊德的人生轨迹是疫情下美国非洲裔族群苦难加剧的缩影,更是美国长期系统性种族歧视的结果。
“弗洛伊德式悲剧”还会重演吗?他的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写这一群体的故事脚本?种族歧视下的美国,他们何时才能真正呼吸?
全球震惊
弗洛伊德,46岁,5月25日因使用假钞嫌疑,遭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跪颈”执法近9分钟,其间多次挣扎求饶“我无法呼吸”,最终送医不治。
他生前名不见经传,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因痛苦不堪喊出的“我无法呼吸”成为美国反对警方暴力执法及种族歧视的示威口号。
从芝加哥到亚特兰大,从纽约到洛杉矶,全美包括首都华盛顿在内数十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其中一些演变为骚乱。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述,“火与怒笼罩美国”。为应对乱局,美国至少40座城市宵禁,十多个州出动国民警卫队。
弗洛伊德之死不仅震动美国。联合国、非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和非洲多国政要谴责美国警察“谋杀”非洲裔男子、批评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在欧洲、非洲、大洋洲,多地示威者不顾疫情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规定,走上街头抗议。
难促改变
弗洛伊德之死触发美国改革警方执法的讨论。囿于种族歧视和偏见,“弗洛伊德式悲剧”短期内恐难以避免。
受党争因素影响,美国联邦层面警务改革立法前景仍不明朗。7月8日,时任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承认,美国执法人员“区别对待”白人与黑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弗洛伊德死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同样印证巴尔说法。
6月12日,非洲裔男子莱沙尔德·布鲁克斯因停车地点影响快餐店顾客取餐遭警察盘查。警方在布鲁克斯没有做出攻击性举动情况下开枪,致死布鲁克斯。
8月23日,非洲裔男子雅各布·布莱克接受警方盘查时走向自己汽车,遭一名警察从背后连开7枪。布莱克因中弹而瘫痪,首次发声时说自己“连呼吸都疼”。
从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喊出“我有一个梦想”到今天的“我无法呼吸”,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弗洛伊德的悲剧,让世人警醒,美国离真正做到尊重人权和消除种族歧视,路还很远。(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等)
新闻推荐
近期从美国输入中国的新冠确诊病例大量增加,经查,多数确诊病例与旅途中转感染有关,部分也与中介机构、实验室存在违规操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