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华罗庚》
◎孙金川
2020年春节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疫情打破了欢乐祥和的气氛,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利用学校延期开学、蜗居在家的机会,我仔细品读了《华罗庚》这本书,被华罗庚的事迹所感染和震撼。
华罗庚出身贫寒,小时候的他虽很顽皮,但很有自己的想法,对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金子总会发光。18岁那年,一位叫王维克的老师慧眼识珠发现了他。在王维克的点拨下,华罗庚孜孜不倦地学习,终于小有成就。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疾病又让他的左腿落下终生残疾。但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每天躺在病榻上坚持自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过努力学习,20岁的华罗庚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并被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所关注,在熊庆来教授的举荐下,他来到清华大学,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努力克服困难,争分夺秒地钻研数学。潜心静默、成绩骄人,他被清华大学聘为教员。
“国难当头,研学不辍”。华罗庚27岁开始,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日本侵华,华罗庚一家逃往昆明,1939年9月28日,日军开始轰炸昆明,他几次被轰炸掀起的尘土埋在里面,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并坚持学习数学,发表了20多篇精湛的数学论文。
“一寸赤心唯报国”。1946年,华罗庚访问苏联、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在美国,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强求华罗庚留在美国,但他毅然回到他热爱的祖国。1985年6月,华罗庚在日本大学讲坛上突发心脏病去逝,享年75岁。
读罢这本书,我从中了解到了伟大的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坎坷而卓越的一生。他坚强的意志、努力的拼搏、积极的进取精神与崇高的思想品德深深地鼓舞了我。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少年儿童更应该认真阅读《华罗庚》这本书,从书中学习华罗庚这种在恶劣的环境中奋发学习的精神,学习他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己对知识的热爱之情,迎难而上,把学习作为一生的追求。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休斯敦7月21日电(记者高路)据美国媒体21日报道,得克萨斯州一座女子监狱有500多名囚犯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这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