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纪录片 你对泰勒·斯威夫特的讨厌会减少吗?

澎湃新闻 2020-02-06 11:18 大字

今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的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纪录片《美利坚小姐》(Taylor Swift: Miss Americana)似乎跑错了地方。在这个崇尚不同声音的地方,它以纪录片之名,行了PR之实。一组快速剪辑的舞台镜头是这部影片的最佳比喻:斯威夫特的华服被瞬间撕开,展示更加光彩夺目的内里。一般来讲,明星纪录片会让观众改变对该明星的原有印象,不管向好还是向坏。《美利坚小姐》是个例外。她的粉丝会因为这部影片更加爱她,电影节首映现场的狂热证明了这一点。而讨厌斯威夫特的人不会因为电影改变对她的态度,从前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依然不移分毫。导演拉娜·威尔森没能展示明星面具下的那个“人”,而是华服之下的另一层华服,泰勒·斯威夫特明星人格底下另一重精心设计的人格。

影片的主线是成长,以时间为脉络,追踪少女乡村歌手斯威夫特从初出茅庐到登上巅峰的路径。副线是她人格的熟成。通过大量自白,斯威夫特讲述自己如何在鲜花荆棘路上建立“成熟”人格:“被喜欢”“被认可是好人”曾是她的唯一信条,快乐和满足的全部来源;如今几轮受挫后,她搞清楚了“表现得快乐”和“真的感到快乐”的区别。

电影从她的角度展现了几个众所周知的“斯威夫特挫败时刻”,像是她的一次集中辩白。

十九岁时,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从她手里抢过话筒,表达MTV音乐奖落入她手(而不是碧昂斯)的不满。台下嘘声一片,斯威夫特的脸尴尬而无辜。她很困惑,“他们嘘的是我,还是他”?她和电台DJ的性侵官司被描述为改变她的关键节点:“如果我,一个富有的白人女明星亦需聘请昂贵律师证明自己被性侵,落得相似处境的普通人岂不是更难被信任?”苛守乡村歌手不应表达政见信条的斯威夫特,动摇了。

2016年她和坎爷的矛盾升级,电话录音被卡戴珊公之于众。“要多少个hate的点击,才能让我进入最被讨厌名人榜?”谁也无法真正洞悉她和坎爷间的是非曲直,但“讨厌斯威夫特,她是个谎话精”成了三观正常的标准。除了粉丝,公众能对她表达的最大程度肯定仅限于“《1989》里有些桥段还不错”。

奇怪的是,影片没有挖掘这场让她名声一落千丈的是非,反把著名媒体和社交媒介的恶意一一罗列。和十九岁那年一样,她再一次站到了受害者的位置。《卫报》曾把公众对斯威夫特的普遍厌恶比作人类对“美女蛇”的古老恶意。但这并不准确。讨厌斯威夫特,不是因为她美而邪恶,而是因为她完美却虚伪,精于算计且乐于扮演受害者的公众形象。极度自恋。与周围的人不产生真正的联系。

这部纪录片为这个形象添砖加瓦。影片中,斯威夫特在家中与友人共进晚餐,道具般的友人形象地阐释了什么叫“塑料花友谊”。出现在影片中的所有角色(除了她的父亲),包括镜头后面的导演威尔森,和她之间都没有火花。没人敢挑战她。他们就像一群木偶,与影片开场的低位镜头一起,死气沉沉地看着因未获格莱美三项通类提名而强忍泪水的女主角。作为采访者和记录者,威尔森本来有挑战她的机会。但很多话题虎头蛇尾地结束,比如之前提到的“Swift-West”事件,比如她的厌食症。

高潮时刻,斯威夫特和团队讨论是否发推支持共和党女议员Marsha Blackburn的对手。为什么这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在此之前,田纳西金发美人斯威夫特被默认为保守党的宠儿,唱小情小爱的花瓶,从不表达政治观点的乖乖偶像。

“我希望光明正大地穿粉色,表达我的政治观点。”决定放手一搏的女明星跨出重要一步,特朗普的反应(“现在我对泰勒歌曲的喜欢程度下降了25%”)被视为褒奖,为她赢得在娱乐圈行走的护身符(美国娱乐圈民主党占绝对主流)。影片的最后,斯威夫特对酷儿们示好,言明要捍卫女性权益。观众却很难相信,她做的这一切只是出于一颗勇敢而正义的心,而非名利场上的厮杀策略。

当然不会相信。如果你看过纪录片《与麦当娜同床》(Madonna: Truth or Dare,1991),便知何为真诚。片中麦当娜没有半句豪言壮语,只坚持一点:所有惊世骇俗的舞台表演都是艺术。艺术引发思考,但不会把思想强加他人。她和她的酷儿舞者们共赴一场壮阔的巡演征途,台上台下亲密似家人。纪录片中的所有角色都闪闪发光,不像《美利坚小姐》,所有角色都是黯淡配衬,配合斯威夫特出演这部“女明星的成长史”。“政治推特”发布的那一刻,斯威夫特和团队发出如释重负的欢呼。三十岁的泰勒·斯威夫特披上英雄战袍,完成从金发芭比到拥有健全人格的强大女性的蜕变。信的人被感动,不信的人嗤之以鼻,顺手为电影打上超低分。

公允地说,华服之下虽是华服,但总有几分是真心。麦当娜的影片中,她当时的伴侣沃伦·比蒂就讽刺过她:“让她关掉摄影机?那还不如杀了她。关掉摄影机,她就不会讲话了,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不同的是,《与麦当娜同床》不粉饰这一点。它经得起层层盘剥,让我们窥见最里面那个真正的人。《美利坚小姐》只有两层,脱下外衣后,它冷漠地告知观众:到此为止。

它唯一的真诚在斯威夫特的“艺术家时刻”展露。镜头捕捉到《Reputaion》和《Lover》中的歌曲在灵光中成型,美利坚小姐机敏、快活、有天分又青春貌美。她在电影的某一刻告诉观众:“我的时间不多了。”聪明如她,揭露女明星与时间赛跑的残酷,我们的心又软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思维与陷阱:揭示致命的认知缺陷 ■郑渝川

思维与陷阱作者:【美】史蒂夫·卡斯纳译者:祝常悦徐天凤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日期:2019年11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