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撒谎”

肥东晨刊 2019-12-05 09:16 大字

□高国春

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问题,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时,她又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上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这位母亲巧妙地通过“撒谎”激发儿子内在的潜力,激起他学习的热情,唤起他强烈的进取心,使得儿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儿子学习不断进步,最终考入名牌大学。

然而,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有的家长则不然。他们认为督促学习是为了孩子好,不必老是哄着、捧着,因而批评甚至是打骂多,表扬少。殊不知,如此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发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如果家长换一种方法,注重鼓励,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都是爱听好话、喜欢受到表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林肯也曾说过:“人人都喜欢赞美的话”。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孩子处于成长的初期,对什么都好奇,但又表现出幼稚、信心不足等弱点。这个时候,孩子对自己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非常在乎,非常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有位小姑娘,因淘气经常受到母亲的责骂。有一天,她故意表现得特别好,可到晚上睡觉时,妈妈也没有一句表扬的话,她在床上委屈地哭了。当她妈妈问原因时,她说:“难道我今天不是很乖的小姑娘吗?”这位姑娘努力纠正自己的缺点,当她这么做的时候,她是多么渴望能够得到母亲的赞扬。

孩子的教育是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像本文慈母那样“撒谎”,多鼓励、赞美不失为一剂良方。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鼓励、赞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热爱学习。如此,孩子便会“人不扬鞭自奋蹄”自觉去学习,获取知识。

新闻推荐

不满被谷歌无情解雇,“感恩节四杰”决定要求联邦政府主持公道

记者|刘芳在母公司“改朝换代”的当天,与谷歌有关的一条负面新闻也登上了头条。四名前雇员向这家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