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经理:观察民主党选情的一条关键暗线

澎湃新闻 2019-08-19 12:10 大字

随着7月底第二轮电视辩论的落幕,美国民主党初选战场步入了快速整合阶段,预计未来三个月多位参选人止步、变道的情况将会频繁发生。而作为一场覆盖全国且耗时一两年的竞选而言,当然不是候选人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集团作战。也正是因此,外界在分析选情时也总是会看看这些参选人竞选团队的搭建情况,尤其是作为竞选操盘手和大管家的“竞选经理”到底是何许人也。

目前而言,在这一轮大选周期中,被中文媒体报道最多的竞选经理当属沃伦在今年2月宣布的人选,即现年41岁的华裔罗杰·刘(刘炜)。作为第二代移民,刘曾几次参与约翰·克里的总统和国会参议员竞选,还曾担任过马萨诸塞州多位民主党籍国会议员的助理,随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沃伦的高级助理。

不清楚沃伦为何会直接选择一位在马萨诸塞州之外都罕有竞选动员经验的经理,或者只是为了迎合每次大选的多元文化倾向?事实上,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不但有首位进入主流电视辩论的华裔参选人,而且也有了首位操刀总统竞选的华裔竞选经理。无论结果如何,都算是个进步了。

成也竞选经理,败也竞选经理

在日益碎片化的媒体和持续激增的金钱的共振之下,政治参选人再强,也不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甚至一场庞大的竞选所必须的议程设定、参选人形象包装、募款、咨询、民调、地推动员、催票动员等系统流程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协调者,也就是“竞选经理”。而这位经理不但要深得参选人信任,而且的确需要较为丰富的经验,至少是有一两招参选人所急需的“必杀技”。

竞选团队本身虽然有一定基本框架,但职位设定与权力架构其实十分随意。有的竞选团队设置了“战略师”,有的则会安排“竞选委员会主席”,这些职位有时会发挥明显强于竞选经理的操控力,但竞选经理却往往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奥巴马在2008年之所以选择戴维·普洛夫(David Plouffe)为自己的竞选经理,最关键的还是普洛夫在艾奥瓦的积累。整个1990年代,普洛夫都在为艾奥瓦州当时的国会参议员汤姆·哈金服务,甚至在1992年的民主党总统初选时最终确保了哈金在艾奥瓦初选中击败了当时风头正劲的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在关键风向标州如此无可取代的经验当然会让奥巴马视若拱璧。选举的结果证明了奥巴马选择的明智:初选揭幕战险胜,奠定了在2月份随后三场初选中一路狂奔、最终锁定提名的“胜势”。

相应地,2008年的希拉里大概与如今的沃伦做法相似:她选择了第一夫人时代的长期幕僚、出任过其两次国会参议员竞选经理的“家臣”帕蒂·索利斯·多伊尔(Patti Solis Doyle)领衔其总统竞选。不过,1965年出生的多伊尔显然不敌普洛夫的“绝招”,在2018年2月即希拉里在艾奥瓦失利后不久就被“下架”。

而希拉里的替代人选基本上就注定了她的失败:她请出另一位长期辅佐克林顿的“家臣”:1954年出生的玛吉·威廉姆斯(Maggie Williams)。虽然威廉姆斯具备一些全国动员经验,但代际与观念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败局已无法避免。

2008年时,等待奥巴马和希拉里分出胜负的约翰·麦凯恩在团队核心人员特别是竞选经理人选上做出完全不同的传统老派选择,完全拥抱了共和党的“辉煌传统”,似乎是在刻意彰显自己的正统性。他选择了51岁的里克·戴维斯出任竞选经理,此人在里根两次总统竞选、老布什1992年总统竞选中出任要职,还曾在1982年保罗·特雷柏(Paul Trible)的弗吉尼亚州国会参议员竞选中出任经理,并在1996年多尔的总统竞选中担任了副经理。虽然在2008年7月后的大选期间,更具新鲜经验的70后史蒂夫·施密特(Steve Schmidt)成为实际操盘者,但这种从一开始搭建团队时就“老态龙钟”的风格在面对奥巴马时自然不是对手了。

4年之后,需要谋求连任的奥巴马自然没有了锁定艾奥瓦之类风向标的困扰,他要做的就是巩固粉丝,特别是要确保仍旧笃信“奥巴马变革”的那些人最好别醒。于是,他启用了在2008年竞选中曾担任幕僚长、后来又被任命为白宫办公室副主任的吉姆·梅西纳(Jim Messina)。

当年43岁的西部人梅西纳因为24岁时操盘蒙大拿州第二大城米苏拉市市长选举而名声大振,很快就成为了蒙大拿州国会参议员麦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的高级助手,并在这位与奥巴马私交甚笃的参议员2012年连任选举中出任竞选经理。随后,梅西纳作为职业竞选经理足迹遍布到全美多个州。与对某个特定地区或选民群体极度熟悉的普洛夫相比,梅西纳更为擅长的是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选民复制同样的动员魔法。从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梅西纳巧妙地运用了大数据、锁定了核心选民的核心诉求,将奥巴马的连任之旅打造成了一场“社会运动”。

面对着确定对手奥巴马的大数据运动,罗姆尼至少在竞选团队组建上做出了符合当时潮流的正确选择。在2008年总统竞选经理、其长期顾问贝斯·迈尔斯(Beth Myers)的力荐下,罗姆尼选择了比梅西纳还年轻6岁的马特·罗兹(Matt Rhoades)。与戴维斯类似,罗兹也在前次共和党总统竞选中扮演过关键角色:2000年时,罗兹参与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在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时的分析工作,而在2004年大选中,罗兹直接成为小布什竞选团队分管对手研究的主管。

罗兹的这两段经历都是针对性很强地满足了罗姆尼的切实需求。前者显然是摇摆州和拉美裔选民,后者则是因为罗姆尼所面对的是一场挤入了将近12位参选人的共和党初选,如何研究对手、击败对手是赢得初选的关键所在。事实证明,正是有了这位研究对手的专家,罗姆尼才可以在2012年初选之前的半年中先后扛住了佩里、凯恩、金里奇以及桑托勒姆等四位对手的民调反超,最终稳住提名。不过,罗兹的对抗性对阵梅西纳的运动性时也会显得相对单一,而且罗兹的经验其实是帮助在任者或者最具实力者捍卫优势,而非去挑战在任者。

影响4年前大选成败的竞选策略

“家臣”的失败和梅西纳的成功,促使2016年的希拉里放手一搏。于是,1979年出生的罗比·穆克(Robby Mook)被邀请加盟由“家臣”波德斯塔(John Podesta)担任主席的竞选团队,成为实际运作美国总统大选竞选的首位同性恋人士。

早在25岁就参与了霍华德·迪安总统竞选的穆克在2008年希拉里总统初选时曾负责内华达、印第安纳以及俄亥俄三州的选情动员。随后,他又在2008年新罕布什尔州国会参议员选举、2012年民主党国会众议院选举以及2013年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从事竞选规划、或直接出任竞选经理。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穆克在选举后期完全依靠大数据分析而彻底忽视中西部的错误决策被认为是希拉里惜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更远或者更高一些的站位看,穆克的失算在于仅仅有数据,但数据只会帮助政治人物锁定可能的关键群体,如何定义关键群体、或者如何搞定已锁定的关键群体,则需要理念的硬核。当年的奥巴马有,八年后却转到了特朗普那边。

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两度调整团队、更换竞选经理的情况,不但罕见,而且还很令人玩味。一开始选择科里·莱万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大概率可以解释为对政治的无知。特朗普觉得凭自己可以做好一切,那就安排一个对自己绝对忠诚、丝毫不会有任何二心的小年轻当竞选经理吧。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莱万多夫斯基的最大信条就是“让特朗普做特朗普”。但后续竞选势能的乏力、莱万多夫斯基个人的纠纷特别是竞选团队的内斗,最终导致特朗普重复了麦凯恩式的选择,经验丰富的马纳福特在2016年4月才正式接手。

不过特朗普要的显然不是一场共和党传统条条框框的竞选,他需要的是莱万多夫斯基的“让特朗普做特朗普”,同时还要有一场奥巴马式的运动。于是,2016年8月,媒体高手班农和民调高手凯利安妮·康威(Kellyanne Conway)就联手登场了。与穆克的单一技术流比较的话,康威等人提供了数据思维,而班农提供了方向。就像很多人在苛责穆克的错误一样,不少观点也大加赞赏2016年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大数据主管布拉德·帕斯卡尔(Brad Parscale)在最后一刻建议继续猛攻“铁锈带”的绝对明智。但试想,如果没有班农将特朗普的那些“本土主义”放大,进而持续煽动、吸引蓝领中下层的话,帕斯卡尔还会在技术层面作出那样的建议呢?即便做出建议,又怎么才能实现呢?

2018年2月27日,入主椭圆办公室一年多的特朗普就对外宣布任命1976年出生的帕斯卡尔担任其2020年连任竞选的竞选经理。这个分工其实很明确,70多岁的总统负责“搞运动”;而70后的竞选经理则负责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将总统的“运动”最具效率地传播出去、发动起来、转化为选票。这未必是一种在2020年唯一致胜的模式,但至少是特朗普想明白的自己要赢所必须的方式。

民主党人想清楚要怎么赢了吗?

那么,民主党人们想清楚自己要怎样才能赢了吗?现在还真的很难给出肯定答案。如今民调领先的拜登基本上延续了2008年希拉里的思维,提拔了2013年至今始终不离左右的高级助手格雷格·舒尔茨(Greg Schultz)出任竞选经理。当然,现年37岁的舒尔茨是土生土长的俄亥俄人,还曾在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内专门负责联络俄亥俄州事务,也算是具有关键州与“铁锈带”的照应,但也仅此而已。事实上,这种很简约地直接嫁接常规班底的情况在目前2020年民主党参选人中似乎属于通常情况。

除了最初谈到的沃伦之外,哈里斯的竞选经理胡安·罗德里格兹(Juan Rodriguez)是其2016年竞选国会参议员时的竞选经理,不确定其在加州之外的经验如何;克洛布彻也是如此,其竞选经理贾斯汀·布奥恩(Justin Buoen)已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选举;吉利布兰德直接安排其长期的幕僚长杰斯·法斯勒(Jess Fassler)兼任竞选经理;而英斯利、卡斯特罗等人也都选择了他们的长期助手,甚至从已知的信息看,这些竞选经理都未必有过竞选经验。

更有意思的安排比如,年轻市长布蒂吉格邀请了自己九年级就认识的老朋友出任经理;而杨安泽的“经理”则是完全的商业经理人,正在运作一个帮助底层年轻人更好就业的非政府组织。

相比而言,反而是不被看好的夏威夷州国会众议员加巴德还拿出了一些“诚意”:她邀请了曾在2016年出任桑德斯总统竞选团队副经理的拉尼娅·巴特莱斯(Rania Batrice)运筹她的这次白宫冲刺。

目前看唯一重量级的竞选经理是桑德斯阵营贡献的。1979年出生的法伊兹·沙基尔(Faiz Shakir)是巴基斯坦移民,早年在佛罗里达生活,曾给佛罗里达州国会参议员鲍勃·格莱厄姆(Bob Graham)做立法助理,在2004年克里总统竞选中开始小试牛刀,随后转入美国进步中心做政策研究。2012年,沙基尔被佩洛西看中,出任这位前议长的新媒体主管,随后又成为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身边凡事必问的高级顾问。

过去几年中,沙基尔加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组织,并主导通过网络手段在八周之内动员到22.5万个志愿者参与推进执法与移民事务的公共项目。2016年时,沙基尔只是相对非正式地辅助桑德斯竞选,当时就让希拉里团队的竞选主席波德斯塔极度不满乃至不安。

熟悉自由派政治好恶、熟悉主要核心政策、善于网络与新媒体营销,让佩洛西、里德等资深民主党人青睐,这高度符合桑德斯永葆政治“年轻态”的刚需;而桑德斯需要的,岂不也是拜登所需要的吗?依照以往经验,随着初选的整合,竞选团队之间也会发生重构。无论桑德斯胜算如何,沙基尔们的动态正在构成观察民主党选情的一条关键暗线。不知道作为首位运作美国总统选举的穆斯林人士,沙基尔会不会如梅西纳那样“一战成名”,不过这的确需要相互成全。

(“联邦明察局”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的专栏,对“联邦”之事洞明察鉴之。)

新闻推荐

今年7月热出新高全球热度再破纪录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5日电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5日发布报告称,今年7月全球平均气温再破纪录,成为140年以来最热的7月,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