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被告人获终身监禁 不得假释、保释或是减刑;检察官称继续寻找章莹颖遗体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章莹颖案宣判后,章莹颖男友侯霄霖出席新闻发布会。他表示这一结果是在鼓励犯罪,意味着一个吸毒又酗酒的孤独的人,可以用一切残忍手段,想杀谁就杀谁,而不用付出生命的代价。图/IC photo
案发769天后,章莹颖案迎来最终裁决。当地时间7月18日,章莹颖案12名陪审员在历时8小时27分钟审议后,未能就判处死刑达成一致意见,因此被告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保释、假释或是减刑。有律师表示,辩方的亲情牌、情感攻势可能对陪审团的判断产生了影响。
新京报讯据伊利诺伊州当地媒体《新闻公报》(theNews-Gazette)报道,当地时间7月18日,章莹颖案被告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法官沙迪德声明称,12名陪审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至少有一位陪审员认为死刑并不合适。检察官称将继续寻找章莹颖的遗体。
12名陪审员未能就死刑判决达成一致
17日上午,检方首先作了58分钟的结案陈词,随后辩方律师进行了64分钟的结案陈词,最后检方再用了58分钟进行辩驳。随后陪审团开始进行量刑审议。不过,17日当天陪审团并未能得出结论。18日上午,陪审团审议继续。
最终,由于12名陪审员未能就死刑判决达成一致,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保释、假释或是减刑,他将最终死在监狱里。此外,克里斯滕森还因为两项虚假陈述罪被判10年监禁的最高刑罚。他还被罚款75万美元,同样也是最高刑罚。
据美联社报道,法官沙迪德询问克里斯滕森是否想发表声明时,对方礼貌地回答:“不用了,谢谢。”几分钟后,沙迪德责备他未借此机会表达悔恨,“在你杀害章莹颖的769天后,你甚至不能简单地说一句‘对不起\’”。
沙迪德发布声明称,在审议过程中,一些陪审员认为死刑是合适的,但至少有一位陪审员认为死刑并不合适,他们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沙迪德称,根据规定,他必须判处克里斯滕森终身监禁,不得假释、保释或是减刑。沙迪德表示,陪审团没能达成一致在效果上其实等同于死刑,只不过是自然死亡。
检察官表示将继续寻找章莹颖的遗体
沙迪德对章莹颖的家人表示深切的哀悼,称克里斯滕森的行为对他们造成了太大的伤害,而他们或许永远也不知道他们女儿的尸体到底在哪里。但与此同时,他对他们在法庭上的表现致以最大的尊重和敬意。
据美联社报道,当克里斯滕森得知免予死刑时,他低下头,“微笑地看着他的母亲。”在皮奥里亚联邦法庭旁听庭审的当地华人、伊利诺伊州华人协会主席吴国海则回忆,宣判后,克里斯滕森和他的辩护律师拥抱。
章家人的律师史蒂夫·贝克特称,终身监禁对于章家人而言是“毁灭性的”,“大概仅仅比在获知女儿失踪、最后遇害时好一点点”。
章莹颖的父亲章荣高在宣判后发表声明,称不同意但是理解陪审团的决定,同时呼吁克里斯滕森无条件说出章莹颖的下落,“如果你的灵魂中还残留有任何人性,请帮助结束我们的煎熬。请让我们带莹颖回家。”
据美联社报道,检察官约翰·米莱瑟表示,将继续努力寻找章莹颖的遗体。
检方
强调8项应死刑的加重情节
联邦助理检察官詹姆斯·尼尔森在结案陈词中称,“正义必须得到伸张”。他表示,他知道克里斯滕森被判死刑他的家人一定会非常痛苦,但是“痛苦的源头现在正坐在那张椅子上”——他指向了克里斯滕森。
尼尔森向陪审团强调了检方希望他们考虑的加重情节,包括章莹颖的死亡是被告在实施另一项罪行时发生的,被告作案方式非常残忍且有虐待行为,以及被告犯案是有计划、有预谋的等。
在此前的作证环节,章莹颖的家人、男朋友以及几名FBI探员出庭作证。
章莹颖的母亲叶丽凤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仅通过视频作证。她在视频中表示,她非常希望看到女儿穿上婚纱,“我的女儿一直没能穿上婚纱。我真的很期待当一个外祖母”。章莹颖的男朋友侯霄霖此前曾表示,他和章莹颖原计划于2017年10月结婚。
章莹颖的父亲章荣高则出庭作证,他表示,他们一直对章莹颖寄予厚望,在章莹颖去世后,他一直经历失眠、焦虑,“我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余生,莹颖是我的骄傲、是我的一切”。
辩方
律师当庭落泪大打亲情牌
代表辩方的联邦助理律师伊丽莎白·波洛克向陪审团提出了49条减刑因素,以说服陪审团克里斯滕森不应该被判处死刑。波洛克表示,克里斯滕森生活的全貌显示,他不应被判死刑,他是个明亮、有礼的年轻人——虽然在2016至2017年没能控制住内心的恶魔。
波洛克强调,克里斯滕森没有犯罪记录、没有违反规定,是一个有爱心、体贴、有礼的孩子。波洛克还提到克里斯滕森家人酗酒、滥用药物以及精神健康问题对他的影响,他本人也患有偏头痛、抑郁、焦虑以及酗酒、滥用药物等问题。波洛克称,“布伦特并不是最最糟糕的那类人”,“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并不仅仅是做出最可怕事情的那个他”。
据报道,在陈词过程中,辩方律师甚至当庭落泪,大打亲情牌。
克里斯滕森的父亲迈克尔在作证时曾对章家人表示,“很对不起,我的儿子造成了你们的痛苦”,但他也表示还是爱自己的儿子。克里斯滕森的母亲称死刑“非常可怕、是毁灭性的”。
■解读
陪审团为何未达成一致?
具有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矜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陪审团最终未就判处克里斯滕森死刑达成一致,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辩方的亲情牌、情感攻势起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虽然美国联邦法院体系保留了死刑,但伊利诺伊州在2011年就已经废除了死刑,因此在当地人的主流观念中,死刑是过于残酷的一种刑罚。据美国死刑信息中心数据,自1988年联邦恢复死刑至2018年,仅有78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只有3人已经执行死刑——最近一次执行死刑还是2003年。邓矜婷认为,这些背景因素可能也对陪审团的判决造成了影响。
法官沙迪德表示,陪审员的决定反映出了他们的人性,而不是被告的。
对判决结果,邓矜婷表示,检方应该无法再上诉。美国宪法规定,被告人受“一罪不受两次审理”原则(DoubleJeopardy)保护,因此检方不能上诉陪审团对被告有利的量刑判决。在此案中,陪审团在6月24日就已判定克里斯滕森绑架致死罪成立,而这一罪行的量刑只有终身监禁和死刑两种。
■章莹颖案回顾
2017年
●6月9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与嫌犯布伦特·克里斯滕森交谈几分钟后登上了他的车,自此失联。
●6月30日,美国FBI以涉嫌绑架和杀害章莹颖逮捕了27岁的UIUC助教克里斯滕森。
●10月3日,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对嫌犯追加起诉罪名,正式决定以“绑架致死罪”起诉克里斯滕森。
2018年
●1月19日,美国联邦检察官向法庭提交通知材料,对克里斯滕森提出死刑罪名指控。
●2月12日,法院举行章莹颖案听证会,对克里斯滕森的审判被推迟至2019年4月2日。
2019年
●6月11日,由7男5女组成的陪审团名单确定。
●6月12日,定罪阶段审理第一天,检方披露嫌犯作案细节,辩方律师首次承认嫌犯应为章莹颖的死亡负责。
●6月24日,陪审团判定克里斯滕森一项谋杀致死罪、两项虚假陈述罪全部成立。
●7月18日,陪审团未能就死刑达成一致意见,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
新京报记者谢莲王洪春
新闻推荐
章莹颖家人在记者会上发言。当地时间7月18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利亚联邦法院法官沙迪德宣布,由于陪审团无法就罪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