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馆日网红讲解员再推《了不起的博物馆》跟随河森堡“漫游”全球博物馆

济南时报 2019-05-18 14:12 大字

又一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特别会讲故事的科普作家、国博明星讲解员、畅销书《进击的智人》作者河森堡联手鼹鼠世界制作组,再推新作《了不起的博物馆》。在这本新书中,河森堡将成为你的私人讲解员,带你逛遍全球颇为知名、颇具特色的27家特色博物馆。

在博物馆“穿越时空”

河森堡是国家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因在知乎开辟专栏“我在国博讲故事”而被人熟知,之后曾在多个媒体平台开设个人专栏,用独特而生动的方式讲述科普知识,其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深受读者欢迎。2017年被中国科学协会和人民日报社评为“十大科普自媒体”,同年被微博官方评为“十大影响力科学大V”。

作为一个在博物馆工作了很多年的人,河森堡时常会被人问这样一些问题:博物馆是干什么的?博物馆到底有什么用?参观博物馆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是什么?他认为答案简单又复杂,博物馆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证据”,博物馆里的藏品展示着那些已经消失却又曾经无比璀璨的文明。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我们人类是怎样一步步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我们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就相当于站在时光的一条纵轴上,博物馆是现实版的‘时空隧道’——向前,我们可以回顾我们从何处来;向后,又可以洞察我们将去往何方。存在于几千年前的社会和生活、发生在几万公里以外的事情、历经时间的考验留存至今的艺术瑰宝,都是我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体验一遍的。”

河森堡表示,编著这本书的初衷其实很简单,“首先,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能多去博物馆参观;其次,希望大家在以后参观这些博物馆的时候,知道可以看什么;再次,博物馆的讲解器里不讲的那些事,往往是更有趣的,我想在本书中给大家讲讲;最后,与博物馆藏品有关的其实不只是历史知识,还有很多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在今后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文物或一段历史。”

在《了不起的博物馆》中,河森堡将带领读者一起走遍世界上27座具有代表性且备受瞩目的博物馆。一方面,他会“解密”这些博物馆里不可错过的“镇馆之宝”;另一方面,他还会向大家介绍那些与各大博物馆有关的故事和趣闻。

博物馆的“前生今世”

除了对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介绍,《了不起的博物馆》还写到了博物馆自身的前世今生。

书中写道,大家今天能够参观公共博物馆,甚至能免费参观,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因为博物馆从私人拥有到公共化,这条路并不轻松。18世纪时,大英博物馆刚刚对外开放,每天只能允许30人参观,观众去参观之前还得找人开介绍信。

而美国是真正点燃公共博物馆风气的国家。相对于那些老牌的欧洲国家,新生的美国显得更开明,一大批博物馆争先恐后地涌现出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代表。不过那个年代,各种造假事件频发,连大英博物馆都受过骗——著名的“皮尔当人”造假事件就是典型案例。1912年,大英博物馆地质部的主任伍德沃德的一位朋友来找他,说自己和另一个朋友合伙,在皮尔当郡发现了一种古人类的化石碎片——头盖骨、下颌骨、牙齿,一应俱全。拿来一研究,这位主任当时就震惊了——原来,研究显示,这种古人类的脑容量和现代人差不多,下颌和牙齿却和猿很像,这是一个介于人和猿之间的“原始人”!多少年了,一直找不到由猿演化到人的直接证据,这个发现简直太伟大了!此消息一出,马上就引起轰动,两个所谓的“发现者”还因此受封为爵士,全英国的科学杂志都在夸赞这件事。结果,1953年,科学家经过仔细鉴定后发现,这所谓的“原始人”的头盖骨是一位中世纪古人的,下颌骨和牙齿却是红毛猩猩的。造假的人把这两部分打磨后拼在一起,“皮尔当人”就闪亮登场了!

所以,对博物馆的发展来说,这是很混乱的一个阶段,美国人甚至把这个时期叫作“博物馆泡沫”时期。但是,今天再回头冷静想一想,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恐怕都经历过这种“野蛮生长”的时期。而且,正是这种“野蛮生长”,才让“博物馆”的概念深入人心。

1846年,美国政府资助的史密森学会,也就是美国博物馆学会成立。该学会反思和总结了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给现代博物馆下了定义——被组织成公共或私人的非营利机构,永久性地以教育和审美为目标。到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博物馆才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帝王的炫耀,到富人圈子的攀比;从野草式的“马戏团”,再到现代的公益机构,“博物馆”不知不觉也走过了几千年的时光。今天,博物馆已经成为记录过去的文明之光,同时又启迪着未来的文明,成为世人学习、掌握、分享知识的圣殿。这一切,来之不易。(新时报记者钱欢青)

新闻推荐

华为回应说 限制华为不会让美国更安全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15日电(记者周舟)美国政府15日发布针对华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华为对此回应说,限制华为不会让美国更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