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为啥愈来愈淡

铜陵日报 2019-02-26 10:02 大字

□张 梁

至少上一辈的春节还是这样过的:那时的天蓝得出奇,天也冷得出奇。

记得一九六九年的冬季,我老家皖北零下二十多度,河上能走马车,屋檐上结的冰溜子快拖到地上。春节回家!候鸟一般强烈归巢意识蒙太奇一般不断在脑子里闪回。火车票噙在嘴角,拼命往火车车窗里塞着行李,站在车厢里“咣里咣当”十几个小时,到站了。接着又是一路狂奔直奔汽车站,几个小时汽车终于到站了,离家依旧还有十来里的小路呐。待满脸通红,两手被帆布包把手勒得发紫时,到家了。村子里弥漫着炸圆子、蒸馍和炮竹硝烟的混合味,孩子们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尝试点燃炮竹,妇女们把刚炸好的滚烫圆子挨户送碗给隔壁人家。当主妇们系着黑围腰,揉着被柴灶烟熏出的泪眼,大声吆喝着男人们上桌时,这场以农耕时令为显著特点,长达近半个多月的传统盛筵开启了序幕。

星移斗转,这种感觉渐渐淡了,渐渐融化,一如当年三分钱一支的赤豆冰棒被揭去油纸般融化。这世界变得太小、太近了。2010年我在底特律飞往上海浦东的航班上遇到一位在美国上中学的小女孩,她回国居然是为了回老家宁波二次校牙,校牙后第三天就回美国上课。是的,回家的路变得太快、太顺遛了。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荡然无存。 那年月一封平信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到。收到亲友一封信比收到年终红包还兴奋:用剪刀小心剪开,急不可耐展开,先是浏览,后是逐字细看,看完必留存。现今,信息己爆炸了,语音和视频瞬间同步联络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现今, 物资的充裕也稀释了节日的氛围。昔日,打几箱豆腐、割几斤肉、买条鲢鱼、从地里刨回几捆萝卜、青菜、大蒜,敏感的味蕾能把红烧肉的芳香留存许久。现今工厂化生产出的海量食物折磨着味蕾,也消抵了传统工艺。年前,院子里的映山红居然绽放了!要知道的映山红是穿单衣的清明时节才开的。我们切实感到这颗星球己被我们自己折腾的滚烫。那些年老百姓只认端午、中秋和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现如今孩儿们(当然也有上年纪的)时兴过洋节了,多元的节日也稀释了传统节日。

我们留恋过往,是确因过往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纯真、原生态的记忆;挽留传统很难、很难。不管怎么,咱们尽力记住这个词——春节。

新闻推荐

旧金山举行中国农历新年大巡游

图为2月23日,在美国旧金山,旧金山少林寺文化中心的学员参加农历新年大巡游。当晚,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农历新年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