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贵的母爱是“安全感”

济南时报 2019-02-24 14:12 大字

□徐敏

在给刚满一周岁儿子的生日寄语中,我写到“希望你有健康的体魄、独立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非常有趣,有时候却也不太美好的世界”。在我看来,孩子的独立性应该是健全人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独立性,减少对母亲的依恋程度——虽然我的方式都是自己摸索,未必科学和专业。

产假期间,几乎所有时间都在陪孩子,上班后陪伴时间自然减少。第一次离开他去上班时,我原以为儿子会哭闹、不舍,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他在家和阿姨、爸爸玩得不亦乐乎,似乎没有意识到妈妈的离开。我把原因归结为儿子尚小,不懂我推门离开的含义。然而,几个月后,每次目睹我出门的儿子仍然没有留恋和不舍。但是下班回家后,他则会兴高采烈地扑上来紧紧抱住我的脖子,百般亲昵。这时候如若我再离开他,他会嚎啕大哭。

孩子对母亲的这种依恋程度是否科学?我转而从心理学上寻找答案。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巴奇所著的《隐藏的意识》一书讲了这样一个心理学案例,12个月大的婴儿和母亲接受“陌生情境实验”。实验方式比较简单,例如,当妈妈离开房间时孩子如何反应?当奇怪的动物(一个穿着像龙一样衣服的男人)进入房间,孩子会紧

挨着妈妈不离开吗?当妈妈离开房间,把孩子和虽然亲切但仍是陌生的实验人员一起留在房间,孩子会难过吗?

一向以为心理学学科中太多理论知识从而不太喜欢阅读的我,这次却非常认真地“划了重点”。心理学家们把孩子分为安全型依恋儿童和非安全型依恋儿童。实验结果是,比起一个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面对这些情况,更少表现出恐慌或不安。原因很简单,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有信心,认为妈妈会很快回来,妈妈永远不会在危险的情况下离开他。而那些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里会哭泣、难过,甚至恐慌,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妈妈可能不会很快回来,而且不一定会对他们的痛苦作出反应。

看到这个心理学案例时我正打算出门上班,于是马上给正好12个月的儿子做了个实验。我特意在他面前收拾东西并做出推门动作,告诉他妈妈要出门。儿子有没有领会我的意思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的行径显然对他没有影响——他正关心窗外楼下两只嬉戏的小花狗。“他应该是属于安全型依恋儿童吧。”作为一个行外人士我模糊判断。随后我又假想了其他实验情境:有时候带他身处陌生人较多的环境中,儿子确实亦会焦躁不安;第一次玩声音和技能较为夸张的玩具,也会有点恐慌地往我身边靠拢,虽然这种紧张和焦躁短时间内可以消除。我判断,虽然多少还有些怯生,儿子大抵属于安全型依恋儿童。

我们常说,对孩子来说什么也比不过母亲的高效陪伴,以及陪伴中所带给孩子的保护和安全感。这样的话语被人们视作箴言口口相传,想必却很少有人从科学角度知道其原因。这名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约翰·巴奇在书中写到,其实孩子在12个月大时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安全程度,已经预言了他们的行为和大体的生活风格。而安全型依恋儿童和非安全型依恋儿童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在一岁之前受到了更高质量的陪伴——他们从母亲身上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凭直觉信任母亲,意识到只要需要时母亲就会出现,所以遇到实验中的情形会相对从容。

事实上,这还会对儿童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组心理学家辛普森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从童年期到青春期,再到青年期追踪同一组儿童,去研究对母亲早期依恋的类型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这些儿童社交生活的发展。结果证明,在他们刚上小学时(6岁),安全型依恋儿童被他们的老师评估为社交能力更强;在高中时期(16岁),他们与朋友的关系更亲密;在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在成年人的恋爱关系中,他们拥有更积极的日常情绪体验,对伴侣更加忠诚,能更好地从亲密关系中普通的、日常的冲突中恢复。

看到这里,我心里稍显安慰。大人所以为的孩子的懵懂一岁,从心理学的角度已经预言了孩子在二十几年后的某些性情。当然,《隐藏的意识》也同时告诉母亲们,高效的陪伴并不是时刻不离,安全感也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心理学并非功利性学科,却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交往困境,更好地追求有深度的人生。

即便是感知到一岁的孩子安全型依恋的特征不是很强,约翰·巴奇也给出了非常简单实用的改善办法:在孩子需要时,多给他一些充满爱意的拥抱。

新闻推荐

2020年 谁将打破美国最后一块玻璃天花板?

【开栏语】“联邦明察局”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的专栏,对“联邦”(UnitedStates,即美国)之事洞明察鉴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