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裤裆藏雷”谁之过

乐山日报 2015-05-21 21:46 大字

■丁冬

因为一段“裤裆藏雷”的情节,抗战剧《一起打鬼子》成功上了头条。这段情节带着字幕的截屏组图,近日借着微博、微信渠道广为流传,画面上露骨台词,让人根本不敢直视。这几年,从“手撕鬼子”、“鞭抽火车”、“石砸飞机”、“裸体敬礼”到“裤裆藏弹”,国产抗战电视剧频遭观众吐槽,不少台词更成为流传的段子。

“裤裆藏雷”之所以这么火,其一在其本身的“无厘头”,其次在于“藏雷”女演员的老公是刘翔,甚至有人说“刘翔被老婆的表演气得退役了”。再往深处究,刘翔也是“话题人物”,被评书高手梁宏达封为“表演帝”。正是这一系列元素的因缘际会,弄得这话题越来越热。

时间若往回推一推,我们发现,现在大量转发有关“裤裆藏雷”评论及视频的人,前几天还守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一起打鬼子》上瘾。笔者一位玩友甚至在边玩牌的时候边不停地瞄着电视机说,今天是“大结局”,必须看看。哪知没过几天,舆情反转,“裤裆藏雷”上了头条,前几天还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一下子又操持正义,嘲笑开了。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

无论多么荒诞离奇“抗战剧”的出炉,总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也就是说,当观众认为那些剧情、画面及台词太不靠谱时,完全可以用遥控器投票。没收视率,也就没广告收益。于是,那些拷贝就卖不脱,投资人也不会做亏本买卖。问题是,偏偏是“抗战剧”再怎么“离奇”,仍然是有许多观众买账,喜欢看,你说,这又该去怨谁?

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1932年就在他的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中发出担忧:担忧人们在汹涌的如潮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担忧文化会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的滑稽戏。美国媒体人尼尔·波兹曼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娱乐至死》。波兹曼担心娱乐无处不在,娱乐会统治我们,很多严肃的话题将以娱乐的形式出现,果真如此,将是人类的悲哀。

现在看来,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打开电视,花样翻新的娱乐节目,取代了我们的思考。怀抱的婴幼儿,跟父母长辈看的是同一频道。孩子们的童年消失了,通过现代传播,直接进入成人世界。“裤裆藏雷”之所以火起来,除了剧情本身及刘翔的因素,大致也有人们对于娱乐的依附和习惯。

可以说,“裤裆藏雷”雷人剧情的出现,固然是该剧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行为,也是公众沉默和姑息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有责任。

新闻推荐

中国女足世界杯无缘四强 女足失利是终点也是起点

■颜士味北京时间6月27日中国女足0-1不敌美国队止步八强。美国队占据绝对优势,中国队虽败犹荣。输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沦丧型,毫无血性让人不能容忍;一种是希望型,意气风发让人充满期待。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