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神秘的“崩密列”

柳州晚报 2018-02-11 12:19 大字

钟王雨荷

小记者 公园路小学12(7)班 钟王雨荷 指导老师:农少荣

前不久,我和妈妈、爷爷去了柬埔寨,参观了那里著名的大小吴哥古迹群。小巧精致的女皇宫,名扬四海的巴戒庙四面佛,号称“柬埔寨国宝”的吴哥寺……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竟是那掩藏在绿色森林中的废墟“崩密列”。

我们的柬埔寨导游小金哥热情洋溢地给我们介绍,“崩密列”号称“原版小吴哥”,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这是一座印度教寺庙,因为建造寺庙时材料全部是砂岩,所以损毁的建筑物难以恢复,是柬埔寨唯一一个保留被发现时原貌的景点。

站在“崩密列”的大门口,印度教寺庙的图腾——九头蛇雕像高昂着头凛凛地注视着我。这里是如此宁静,绿色的参天大树挡住了所有阳光,只透出点点绿色微光,如成群的萤火虫,随风飞舞。庙门完全坍塌了,崩裂开的巨大石块,因为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满是青苔,杂乱地堆积着,浸透着沧桑的悲凉。历史沉淀的厚重感和神秘感让我沉迷,以至于屏蔽了所有的声音。

庙门已封住,无法入内,我们只能沿着残破的城墙边,走上了搭建在废墟上的栈道。视野豁然开阔了,举目眺望,丛林覆盖的古庙宇遗迹,到处是残垣断壁,巨石堆积。一会在绿树丛中隐藏着它的身影,一会儿又毫无保留地袒露在人们面前。一棵棵高大笔直的树长在石堆上,其弯弯曲曲的白色巨大树根如巨蟒般死死缠绕着碎石堆,又如蜘蛛网一样盘根错节,缠绕着这个沉睡中的神殿,与神殿共生。这时,我发现每块巨石上都钻有二至四个小孔,而且每块巨石都切割得很整齐。我好奇地询问导游,原来石块上的孔是用来系麻绳的,便于大象托运石块。据了解,有的石块竟有8吨重,这么重的石块是怎样切割的?又是怎样垒上去,建成这座精美的神庙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再往里走,已没有路了。跟随导游,我们飞檐走壁,爬窗户,走屋脊,穿房屋,过长廊,探索着这森林秘境。在一座雕刻有精美浮雕的门洞前,导游微笑着神秘地说:“大家准备好照明设备,我们已来到了时光走廊,我要带领大家穿越到800多年前的吴哥鼎盛时代。”紧跟导游,我踏入了黑乎乎的门洞里,这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借着手机微弱的亮光,我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时间随着黑暗倒退着,速度越来越慢,仿佛过了好长的时间,前方终于有了亮光,我们来到了“崩密列”的最里面。这里长满青苔,杂草丛生,巨大的石块星罗棋布,我仿佛看见身着吴哥时代服装的人们在我的身边来来往往,脸上绽放着恬静的微笑。我爬上石堆的最高处藏经阁,坐在窗台上,出神地俯瞰着神庙,这沉睡的废墟是吴哥时代文明的展现,历史的长河、茫茫的丛林也难以遮盖它曾经的辉煌。

走出“崩密列”,太阳炽烈,金辉挥洒,带来了新的时代、新的希望。

新闻推荐

柬埔寨预计2020年吸引200万中国游客

新华社金边11月1日电柬埔寨旅游大臣童坤10月31日在柬首都金边举行的有关吸引和服务中国游客的研讨会上表示,今年柬埔寨将接待中国游客至少100万人次,这个数字到2020年将会达到200万。童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