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歌《超越真理》赏析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年11月18日出生于渥太华。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是20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的享有国际盛名的作家,被誉为“加拿大文学皇后”,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一。著有诗集《圆圈游戏》、《那个国家的动物》、《苏珊娜·穆迪的日记》、《两头的诗》、《真实的故事》、《无月期》、《诗选》、《焚烧过的房子中的早晨》等多卷。小说《浮升》、《贵妇人之神谕》、《侍女的故事》等十多卷。编过权威本的《牛津加拿大英语诗选》。
超越真理
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超越真理,
坚韧:对那些
矮树和苔藓,
牢牢地钩住垂直的岩石
相信太阳的谎言因而
驳倒,地心重力
至于这棵仙人掌,把自己
积聚在一起
对抗沙土,是的很艰辛
仅用外壳和尖钉子,但要尽
它最大的努力
当我们在今天历数二十世纪的伟大女诗人,也许只有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等屈指可数的几人在深度上令阿特伍德步履难追,但即便如此,也并不等于阿特伍德的诗歌会逊色多少。
像所有涉足多种文体创作的作家一样,对阿特伍德来说,小说和诗歌的功能几乎平起平坐,其小说有丰富的心灵元素,诗歌也不乏叙事笔法的成熟展现。这是阿特伍德令人惊讶之处。阿特伍德的秘诀何在?当我读到这首短短的《超越真理》时,感觉其中蕴含了她的心灵力量,也蕴含了她的现实力量,我甚至觉得,这首短诗为我们揭开了阿特伍德的写作之谜,其中谜底所指,就是她干脆利落的标题“超越真理”。
全诗第一行是气势逼人的标题重现,“超越真理”。它表明阿特伍德对真理有了坚决的确认。就诗歌而言,首行是否有力,取决于作者是否胸有成竹。阿特伍德接着告诉我们她胸有成竹的理由,“坚韧:对那些/矮树和苔藓,/牢牢地钩住垂直的岩石”。这两行既是她的理由,也是让诗歌立刻取得形象的表达方式。对读者来说,“坚韧”二字极为醒目。它也许就是阿特伍德的真理指认。对人来说,“坚韧”是种品质,有“坚韧”品质的人从来都是少数,多数人很难像“矮树和苔藓”那样,为了生存而“牢牢地钩住垂直的岩石”,但认真咀嚼,我们又会发现,不论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其本质无不是“钩住垂直的岩石”,因为生活给人的考验太多,给人提出的难题太多。不是所有人都在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当生活的难题出现,太多人会不知不觉地选择逃避,因而阿特伍德写下的,未尝不是在提醒我们,在生活的面对和投入中,我们有没有做到“坚韧”,有没有让这一品质生根于我们内心,我们是否会像它们一样,“相信太阳的谎言因而/驳倒/地心重力”?从现实角度来看,生存的艰难不免使太多生命去“相信太阳的谎言”。相信谎言是为了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甚至在“地心重力”的“驳倒”中,让人获得片刻的慰藉。
只不过,谎言终究是谎言,它允许存在,但毕竟短暂,因为谎言得不到最后“地心重力”的支撑。不推崇谎言的,必然追寻真相。发现真理的前提是发现真相。一个作家走向伟大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弃绝谎言和发现真相的过程。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永远是雄辩色彩浓厚的作家,所以,我们在阅读中能听到莎士比亚的雄辩、托尔斯泰的雄辩,听到惠特曼和聂鲁达的雄辩。但他们不同的音质又会让我们发现,雄辩的声音不一定是高调的声音。高调是种姿态,就像阿特伍德这首诗,我们能听见她的雄辩,但听不见她的高调。阿特伍德只冷静地将真相告诉我们,这就是她从首段的“矮树和苔藓”转向第二段“仙人掌”的缘由。“至于这棵仙人掌,把自己/积聚在一起/对抗沙土”。
大自然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大自然的生命如何求得生存,也就是人如何求得生存。阿特伍德的声音糅合了冷静和坚定,“把自己/积聚在一起/对抗沙土”是仙人掌的命运,也理所当然是人的命运。所以生命的完成过程不仅要“积聚”,还得时时进行“对抗”。这就是人和大自然所有生命生存的真相。阿特伍德告诉我们过程,“是的很艰辛”,我们不可能不为这样看似简单的句子动容,没有哪种生存不艰辛。但若只止于“艰辛”的承认,整首诗就略显浅薄,她接下去的指认仍然冷静,却令人感到惊心动魄,“仅用外壳和尖钉子,但要尽/它最大的努力”。
一株简简单单的植物,它的武器只有“外壳和尖钉子”,面对“艰辛”的真相时,它没有选择“相信太阳的谎言”,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是必然的面对,也是一种答案的面对。所谓真理和真相,都是首先有了一种答案。阿特伍德在这首诗里告诉我们的,也就是属于她的答案,这是阿特伍德渴望“超越真理”的前提,当她将这一前提告诉读者,我们不能忽视它,更不能不跟随它,跨出前往真相和真理的有力一步。
□远人
新闻推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影像显示,在寒冷的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上,两个曾经巨大的冰盖完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