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各国之间还是各国内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 亟待弥合的数字鸿沟

安徽工人日报 2020-11-27 02:49 大字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11月21日在国际金融论坛第17届全球年会上表示,新冠肺炎危机加速了新科技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与不平等现象。

2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宣言也提及,通过加快全球互联网普及和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全人类联通的重要性。

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11月9日在第15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新冠疫情凸显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现存不平等,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

世界经济论坛(WEF)7月公布的报告显示,各国防疫措施令避免外出与居家办公增多,全球网络使用与上年相比增加7成。

高收入国家近9成家庭安装宽带通信设备,而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分别为7成和不到1成,数字鸿沟成为WEF所指的“不平等性加剧”的主要原因。

与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相对应的是各国经济应对冲击的能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早先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人均GDP达到5万~6万美元的经济发达国家,其劳动力转为远程工作的可能性比新兴经济体高出近15个百分点。

除了对工作机会与经济生活的影响之外,数字鸿沟的存在也为实现教育公平制造了巨大阻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发布的报告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停课,绝大多数国家选择使用远程学习确保教育连续性。

然而在全球停课学生中,半数(约8.26亿人)家里没有电脑,43%(7.06亿人)家中没有互联网连接。

数字鸿沟给低收入国家造成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尤为突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89%的学生家中没有电脑,82%的学生无法上网。

此外,虽然学生可以用手机获取信息并与教师及他人保持联系,但是大约5600万学生生活在没有移动网络服务的地方,其中几乎一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疫情期间凸显的数字鸿沟问题,在过去20年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截至2019年,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互联网人口比例和网速等多个方面均大幅落后,而且低收入国家移动数据的价格显著更高。

有研究显示,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各国互联网普及率均实现一定程度增长,但其中发达国家达70%以上,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不足10%;在信息化建设环境方面,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基本在2%以上,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足0.2%。

在各国内部,更深层次的数字鸿沟也普遍存在于城乡和性别之间。

尤其在低收入国家中,农村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比城市低40%,女性人口中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比男性低23%,这一差异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最为显著。

在数字经济领域,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报告2019》预期,数据和电商聚集的亚太和北美地区在2017年~2022年间的总数据传输将达到全球的70%,而拉美、中东和非洲加在一起仅占10%,后者在全球最大的70个数字平台的总市值中仅占不到2%。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甚至有40%的企业还没有电子邮箱。

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数字鸿沟也同样存在。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的报告显示,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美国家庭中,44%的成年人没有宽带。

为了改变数字鸿沟的现状与并不乐观的未来,国际社会与各国内部近年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月11日公布酝酿已久的“数字合作路线图”,推动数字技术以平等和安全的方式惠及所有人。

“路线图”内容包括推动数字通用连接、促进数字技术成为公共产品、保证数字技术惠及所有人、支持数字能力建设、保障数字领域尊重人权、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建立数字信任和安全。

有研究人员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发展机构应进行必要的投资和干预,尤其是投资于可再生能源、低成本移动基站、可伸缩的微波技术等基础设施创新,以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到2020年最不发达国家普遍接入互联网这一联合国规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除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外,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与政策手段尽量弥合数字鸿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韩国首尔数字财团近日表示,从今年11月到明年1月,将从首尔市17所老年人福利机构挑选3000名老年人,通过机器人教师对其展开数字化技能培训。

这个项目是韩国产业部“机器人普及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利用教学机器人营造“无接触式”教育环境,提高老年人的数字设备使用能力。

在新冠疫情下的英国,部分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使用手机上的相关防疫应用程序。为此,英国卫生部表示,正在考虑给有需要的民众分发蓝牙手环,从而有效防疫。

新闻推荐

马勃菌中现抑制乳腺癌物质 有望用于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治疗

科技日报首尔11月16日电据韩国联合新闻日前报道,韩国国立山林研究院与成均馆大学药学院的联合研究发现了马勃菌中存在一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