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入局 龙头参与 业界追捧 酱酒狂热背后泡沫几何?
近日,西安的李先生发现,他参加的一场婚宴上用的是酱香酒,他咨询圈里酒友才知道最近流行酱酒(即“酱香酒”)。李先生的发现在圈内外也被验证。在2021四川成都春季糖酒会上,首次设置酱酒主题展“酱酒之心”,吸引了酒企、市民围观;在资本市场,行业头部品牌如茅台、郎酒、习酒等纷纷入局……
无论是消费端还是生产端,种种现象都反映出酱酒火热。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酱酒兴起,虽然有市场空间,但是白酒消费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文化特质、历史传承等综合特点。如果酱酒盲目扩大产能,而营销和渠道无法跟进,缺乏消费者基础的话,“虚火”过后,难免一地鸡毛。
A.今年首次设置酱酒主题展
糖酒会上掀起酱酒热
过节送礼、亲友聚会,不少人开始喝酱酒。华商报记者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消费者开始注意到酱酒,“炒茅台”热度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涨。
今年4月初,2021“酱酒之心”主题展在成都举行。在4天展览期间,有超12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入场参观。自1955年举办首届糖酒会至今,今年首次设置酱酒主题展——“酱酒之心”,各路酱酒英雄豪杰齐聚一堂,场面盛况空前。
2020年以来,酱酒热持续不减。在春糖会期间,经销商答谢晚宴上的签约环节,黄金酒业股份与5家经销商签订合计6亿的年度销售目标,而其全年销售总额已瞄准15亿。
资本纷纷进入酱酒领域。比如,水井坊,本是做浓香型白酒,现在也进入酱酒领域。据悉,水井坊并非第一个川酒入局酱香酒的品牌,郎酒、五粮液、舍得、剑南春、洋河、劲酒均已转战酱香酒。
为什么酱酒突然就热起来了?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金福樽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等多位业内人士。
酱酒火热有多方面原因。王东认为,首先是茅台的强力引领。“炒茅台”热度高涨,给酱香型白酒带来了更多的品类曝光度和影响力,酱香酒企业也借机直面当下的消费环境,向着更高的战略方向迈进。
“酱酒热”的原因是酱酒的稀缺性,比如在产区、产能、出酒率方面的稀缺。说起酱酒的“稀缺价值”,王东分析,其稀缺价值由于酱酒产区和酿造的独特性、酿造工艺的复杂性,如今高品质酱酒出酒率是稀缺的。
其次是贵州茅台酒价格大涨,从七八百元上升到三千多,两千多元的涨幅空间释放出来,进入的企业也多了。
另外,酱酒被圈内人士认为是保值增值酒,从而被酒友通过社交营销渠道宣传推广。酱酒的保值增值能力,从股票市场到银行理财再到基酒储藏和成本酒购买,都已经被市场充分论证了。
外界资本和行业大咖进入,也造就了当前的酱酒市场井喷。如今不少外来资本、其他行业企业跨界进军酱酒领域,都想分一杯“酱酒”。随着行业整合的推广,整个行业都在“炒”。
B.风向标贵州茅台领跑
水井坊跨行后股价大涨
多位业内人士对华商报记者分析,酱酒热的持续主要是因为茅台酒“一酒难求”。
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近期贵州茅台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79.93亿元,同比增长10.29%;净利润466.97亿元,同比增长13.33%。茅台再次领跑全行业,堪称酱酒的风向标。
无独有偶,水井坊近日宣布对外投资的公告称,公司将与梁明锋、贵州茅台镇国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威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拟与梁明锋共同出资新设贵州水井坊国威酒业有限公司。
国威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酱香型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众所周知,水井坊多年以来从事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和销售,首次跨香型涉足酱香型白酒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
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截至4月13日收盘,水井坊股价报收88.35元/股,市值达432亿元,与年内低点相比,股价已反弹46%。4月23日再次大涨,股价站上109.36元。
财经评论人士屈放表示,“凡染酱者皆涨价”,水井坊股价持续高涨,直接原因就是公司进军酱香酒领域。
C.酱香酒业产能持续增长
形成“阶梯式”分层竞争格局
酱酒在整个白酒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据权图工作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中国酱香酒产业实现产能约60万千升,同比增长约9%,约占中国白酒行业产能740万千升的8%;实现行业销售收入约1550亿元,同比增长14%,约占中国白酒行业销售5836亿元的26%;实现行业销售利润约63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约占中国白酒行业利润1585亿元的39.7%。
据业内粗略统计,酱香酒行业头部品牌——茅台酒、茅台系列酒、习酒、金沙酒业、郎酒产能规模占据前五,现有产能均接近2万吨或在2万吨以上。
据统计,酱酒行业目前形成“阶梯式”的分层竞争格局。第一梯队的茅台遥遥领先,规模近千亿;第二梯队的郎酒和习酒规模接近百亿;第三梯队的国台和金沙规模十亿以上。
酱酒产业研究专家权图预测,酱酒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十年内翻一番,将达到5000亿和3000亿元。
D.三秦西凤酒三晋喝汾酒
地域与文化基因是区域白酒的护城河
俗话说“三秦西凤酒,三晋喝汾酒”,地域与文化基因是区域白酒的护城河,全国各个区域有自己特有的白酒品牌,曾经的八大名酒各有优势。有的人喜欢在亲友团聚、老乡聚会的时候喝家乡酒,因此,白酒确实地域性特点比较明显。
酱酒热下贵州仁怀、习水白酒产业出现投资热潮,有统计显示,不光是茅台镇,习水县及其附近的片区已经投下至少300亿元,有意进入酱酒产业的企业和资本不在少数。
风口之下,对于酱酒发展的思考也层出不穷。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酱酒是当下以及未来很长时间最热的品类,正在进入最好的发展时代。
白酒文化传承跟地域非常密切,有着浓厚的地域特点。不过,在白酒专家马斐看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消费心理也更加包容,现在白酒的区域特点不是那么明显了,也不那么局限了,特别是随着交通运输和物流配送越来越方便,白酒跨区域宣传推广和营销越来越多,很多喜欢喝酒的人的口感也在逐渐改变,人们也慢慢地开始喝外地品牌酒,在不断适应更多口感或品牌,有的白酒也开始跨区域流行了。
还有专家表示,酱香酒主要在贵州区域流行,现在逐渐获得了其他省份酒友的喜欢,但是由于白酒本身的区域文化特点,不可能抢占全国所有的市场。因此,酱香酒盲目扩大产能可能导致短期供过于求。
面对“酱酒热”升温,行业内不乏冷思考。有业内人士表示质量仍是根本,警惕资本投机搅局。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白酒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时间产业,个别从来没有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企业一夜之间也冲向酱酒。这些“墙头之酿”可能会毁了酱香,也会毁了白酒产业。“酱酒热”下,酱酒企业可以讲酱酒之美,但切不可贬低其他香型,毁其他香型的声誉,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E.酱酒在消费端“曲高和寡”
下沉市场是酱酒的软肋
除了区域限制,酱酒还面临其他问题。多位酒友表示,在消费端,酱酒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
多位酒友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是我不喝,是喝不起酱酒,普通工薪阶层工资够花就不错了。”酱酒价格高居不下,是酒友诟病的一点,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县城、乡镇等下沉市场,酱酒因价格过高,销量太少。
华商报记者近日来到西安市东二环华润万家等超市发现,目前酱香酒市场已经形成了2000元以上的超高端价格带、1000元左右高端价格带、400-800元左右次高端价格带和200元以下的中低档价格带四个价格带。在记者采访期间的半小时内,没有看到有人选购酱酒。
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小寨附近一处中型烟酒店咨询店老板得知,店内约有60多种白酒,但仅有一款酱酒在售卖,这款酱酒售价为每瓶460元,多买可以优惠。同样,在记者采访的20分钟内无人购买酱酒,只有一位消费者咨询一款200元左右的白酒。由于定价偏高,目前酱酒的消费群体仍是高端群体。
“酱酒只能从上往下发展,通过礼品和高端场合传播。”财经评论人士王建红表示,酱酒虽然火爆,但价格高也是一大问题。走高端路线就需要提高价格获取利润,但高端市场开发完毕后,如果中端市场不能跟进,将影响企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
F.产量突飞猛进之后
分化将愈演愈烈
资本入局、龙头参与、业界追捧,酱酒乘势而起突然大热。狂热背后泡沫几何?
在糖酒会期间,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表示,要看到酱酒全国化、大众化的趋势。随着酱酒产能扩大,要想长期发展,需要品牌化、梯队化、头部化;扩大市场,就必须由高端走向中低端,由局部地区走向全国。此外,抓住全媒体宣传窗口,进行全渠道营销。
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如今已有不少酱酒企业逐渐发现一般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转而向不同级别的消费群体开拓市场,致力于产销更亲民的酱酒,让老百姓也能喝得起。
品牌管理专家、九度咨询董事长马斐对记者表示,酱酒价格相对比较高,依旧是在重要的商务场景消费,而普通消费者还没达到日常消费酱酒的能力。未来,酱酒厂商首先要注意合理地扩张产能,产能扩张过快是不利的;其次是大众消费不足,酱酒过高、过虚的价格抑制了大众的消费能力;第三是基层消费群体培养断层;最后是营销上要多元化,不仅仅是团购、体验那么简单,还是要有系统化营销来支撑。
有业界人士认为,酱酒将分化,一方面出现一些龙头品牌企业,另一方面,一些酱酒小品牌宣传推广渠道建设力量不足,在激烈竞争中可能优胜劣汰。任何香型的白酒都有其市场份额,不可能出现一种香型的白酒一统江湖的情况。如果酱酒的产量突飞猛进,未来势必出现产能过剩,最终会是“一地鸡毛”。
酱酒产业研究专家权图认为,酱酒企业如果没有5000吨产能会难以生存,如果没有2万吨以上的产能和储存就没有参与主流酱酒品牌竞争的资格,如果没有5万吨的年产能将失去冲击一线阵营的机会。从高端白酒到走入普通家庭,酱酒或许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激烈的竞争中,非常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和长期作战能力。华商报记者 曲丽莉 黄涛 实习生 罗淇珂
新闻推荐
周五A股市场在震荡中重心上移,创业板指受到医疗板块大涨的影响而大涨1.87%,盘中一度站上3000点,渐有突破前行的K线趋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