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洽卿旧宅:宁波商人的中西合璧
沿着旧时侧门,我们走进了坐落于宁波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的虞氏旧宅。尽管是旅行旺季,但这里极为安静,停车场上空空荡荡,大门口一带有五个工作人员,比游客还多,堪称“包场”的贵宾待遇。
进门后是一条宽阔巷道,两侧白墙灰瓦,本是江浙常见景致,但虞氏旧宅的这条巷道,特别之处在于“高”。
高到什么程度?走在里面基本见不到阳光。去过许多私家大宅,唯有虞氏旧宅让我瞬间体验到了何为“深宅大院”。
虞氏旧宅院墙极高 本文图均为 叶克飞 摄
如此高的院墙,显然是为了防御。虞氏旧宅是宁波商帮代表人物虞洽卿发迹后回乡所建,自然需要防火防盗防匪。当时名人衣锦还乡,少不了兴建大宅第,也因为西风东渐,建筑往往中西合璧,虞氏旧宅也不例外。资料记载,虞氏旧宅的前三进建于1916年到1919年之间,为传统木结构建筑,由大门三间、厅堂九间二弄、后楼九间二弄和左右厢房各两间等构成。后两进于1926年到1929年间建成,为西洋式建筑,每进九间二弄,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2001年,虞氏旧宅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前三进:处处可见事母至孝的痕迹
沿巷道走到尽头,拐弯是另一条巷道,恰恰是前三进和后两进之间的过道,除了有门连接之外,头顶还有两道廊桥可供人穿行,顺带还有居高临下巡逻放哨的功能。
对于虞氏旧宅的感官,一个“大”字足以概括。五进院落的总建筑面积达到5600多平方米,总体呈左右对称结构。或许因为太大,管理方并没有提供导览牌,大可见门就入,见路就走。只见过道四通八达,两侧厅堂房间林立,在寂静午后更显幽深。
正中的厅堂前,回廊上方的抬梁有精致木雕,岁月留下的痕迹,并未掩盖雕工之美。三开间的厅堂名为天叙堂,摆放中式红木桌椅,取“天伦乐叙”之意。
天叙堂
天叙堂位于整个宅院的第二进,若是我们起先不由侧门进入,便可见到第一进的牌式门楼和“天伦乐叙”的匾额。门楼檐下的砖雕非常精美,各种人物、花卉与鸟兽等图案栩栩如生。整个天叙堂横面宽达44.79米,进深达10.92米,东西两侧各有夹楼,也是旧时主人主要的会客与起居之处。厅堂两侧还悬挂有“乐善好施”与“输财保国”等匾额,出自蒋介石和于右任等当时政要之手。
虞洽卿当然当得起这样的评价。1867年出生的他,是中国近现代工商业的代表人物。他曾创办四明银行,也曾创办宁绍、三北和鸿安等轮船公司,先后任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理事长、全国工商协会会长和上海总商会会长等职。他曾捐资支持辛亥革命,也曾积极筹措支持抗战。
就在第二进的一间厢房中,有一块刻有“三北轮埠公司”字样的石碑,据说是虞洽卿1913年开办三北公司时的碑记。
“三北轮埠公司”
所谓三北,据考证为虞洽卿最先创建的概念,即慈北、姚北与镇北,所对应的便是慈溪、余姚和镇海三县的北部。1954年行政区划调整,便将这三县的北部合并为如今的慈溪。当年,三北地区盛产棉花,但乡民需在内河几经周转才能运至宁波,再海运至上海,沿途关税重重,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虞洽卿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确保家乡物产能够方便运出,便在龙山村开辟商埠,购置轮船。
而且,他不但开设轮埠公司,还配套建了海运码头和小型火力发电厂。一条轻型铁路和小火车,还有超前的电报、电灯和自来水,也让许多家乡人感念至今。也正是虞洽卿的努力,让原本闭塞落后的龙山村登上了《申报》,被誉为“宁波唯一模范村庄”。
承载着虞洽卿让家乡变成“小上海”之期望的三北轮埠公司,最初购置了“镇北”、“慈北”和“姚北”三艘轮船,终日载货往返于上海、宁波和舟山等地。苦心经营二十多年后,三北轮埠公司的总部早已搬入上海滩的三北大楼,虞洽卿拥有的船只也达到82艘,被称作“船王”。可惜的是,抗战爆发后,龙山村的码头无奈废弃。
民初富商多半有买办经历,当时的上海滩买办以广东香山人(今中山与珠海)为主,其次便是宁波人。1881年,虞洽卿前往到上海,先当学徒,1892年起历任德商鲁麟洋行、华俄道胜银行和荷兰银行买办。
1906年,虞洽卿发起组织万国商团中华队,1908年开办四明银行。回乡建宅时,正是虞洽卿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此前对辛亥革命的慷慨支持,也为他带来极大声誉。虞洽卿出身贫苦,七岁丧父,事母至孝,他将新宅院取名为“天叙堂”,显然出自对家庭的重视,也希望母亲可以颐养天年。
也正因此,宅院第二进的布局有许多与虞母相关的元素。天叙堂一侧是虞洽卿自己的卧室与书房,另一侧除了小会客厅,还有一座经堂,供虞母礼佛。经堂对面还有一间小小的轿房,放置一顶轿子,专供虞母使用。
天叙堂的书房
有趣的是,宅院中还有专门的牌房。资料显示,整个虞氏旧宅内存留有旧时红木麻将桌七张,可见当年麻将是虞家人的主要娱乐之一。为了让母亲有可休闲的地方,虞洽卿还在天叙堂前三进的一侧建了虞母桥和虞母亭,亭内有汉白玉虞母像,庭前还模仿上海公园样式建了喷水池。可惜岁月动荡,如今只有残园,至于汉白玉像早已被毁。
后两进:庭院深深似新式学堂
相比前三进,我更喜欢西式风格的后两进。
这两进院落都是九间二廊的格局,以天桥相连。前院被高墙围绕,正面设有三座砖石门楼。在我看来,这三座门楼是整个虞氏旧宅里最有意思的部分。它朝外的一面,门楣高耸,上有砖雕,都是传统的梅兰竹菊和传统故事,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可朝里的一面,三角形山墙高耸,墙面雕有西洋式卷草纹图案,又是典型西式风格。
门额显然花了心思,朝外的三道门,分别以楷书刻上“福禄欢喜”“增荣益誉”和“长乐永康”,朝里的门额上则以篆书刻了“淑气迎人”“嘉宾戾止”和“卿云入户”。
前院方方正正,绿树成荫,主建筑的罗马柱颇具气势。回廊极美,一道道木门将回廊分成一个个区间,木门上方的半圆形窗户有几何形窗棱。当木门全部打开时,整个回廊在幽深中有多了几分层次感,马赛克地砖向前延伸,让人有望不到尽头的错觉。
后两进的走廊显得幽深
铺设鱼鳞状彩色马赛克地砖的一楼,都已被辟为展馆,挂满虞洽卿生平和宁波商帮故事。最值得一书的,当然是三北轮埠公司在抗战中的表现。“八一三事变”期间,三北轮埠公司的轮船免费送同乡回籍,前后达二十余万人,堪称三北乡亲的救命船。1938年,为了阻挡日军,虞洽卿牵头上海爱国商人,在长江航道上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损船自沉”事件。他们将上万吨载满石头的船舶沉塞于江阴一带,构筑水上长城,阻止了日军快速西进的战略,三北船埠公司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最大。此后,三北船埠公司又积极参与西迁,抢运大批人员和物资支援抗战。
虞洽卿这一生,并非只在抗战时期引领商界,而是一向敢为人先。1910年,中国第一个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开幕,虞洽卿就是主要操办者。
作为买办出身的巨商,虞洽卿深知世界文明浩浩荡荡。一次次主持举办博览会,既是让世界看中国,也是让中国看世界。眼前的虞氏旧宅,后两进的西式风格也不仅仅是“赶时髦”。
站在两进之间的天井处,头顶是湛蓝天空,一间间屋子并排而立,俨然有置身旧时新式学堂的错觉。据说,旧时虞家子弟读书或休闲,多半都在这西式风格的后两进,会不会也是贪恋它的学堂风?
后两进正厅,立面是典型西式风格
就在虞氏旧宅之外,有一座真正的学堂——山下小学,旧时名叫龙山公学,正是虞洽卿出资兴办。而我来时的公路,同样也源自虞洽卿的修建。直至今天,这个昔日“宁波唯一模范村庄”的各种基础设施,仍令乡民受益。(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林鹏“奔私”后首发产品破百亿,今年以来这些大佬纷纷掀起奔私潮
记者龙力10月19日,原东证资管副总林鹏“奔私”后的首秀“和谐汇一远景”系列产品正式开售,据悉,发行首日该产品已售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