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市场心态谨慎 把握波段节奏

金融投资报 2020-05-26 07:14 大字

本报记者 林珂

在连续回调三个交易日后大盘震荡企稳。沪指周一小幅高开后出现窄幅震荡走势,盘中回落至2800点整数关口附近止跌回升,最终以红盘报收。深成指则低开震荡,盘中反弹乏力。截至收盘,沪指报收2817.97点,上涨0.15%;深成指报收10592.85点,下跌0.11%;创业板指报收2052.3点,上涨0.28%。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

盘面上,食品饮料、公共交通、猪肉、光刻机等板块反弹居前。通信设备、消费电子、5G、卫星导航等板块则处在跌幅榜前列。个股方面,虽然大盘出现企稳迹象,但个股依旧是跌多涨少。两市共49股封死涨停板,跌停个股则达到21只。

在连续回调后大盘将多条支撑线击穿,市场态度开始趋于谨慎。中信证券指出,上周三市场结束此前两周在2900点附近的震荡上行后,开启下跌走势,并在周五跌破震荡区间,从而打破此前3月下旬开启的上行趋势,正式进入等待已久的二浪调整。伴随疫情后复工潮启动,二、三季度经济有望逐级恢复常态,预计三季度末市场有望重回1月高点3150点附近。

新时代证券表示,市场进入尾部风险期,期间的利空一般都是之前利空的再演绎。但由于3月下旬以来,投资者仓位回补得比较充分,部分博弈性资金可能会减仓,由此带来尾部风险。如果考核周期拉长,或者已经找到了新的板块配置逻辑,是可以越跌越加的,但是如果考核周期不是非常长,建议等待一段时间,较早的大幅加仓时点可能在6月初。

就短期来看,大盘在反弹受阻后开始震荡回落,增量资金不济是近期反弹不强的核心因素。巨丰财经表示,即便是从3月19日以来,市场反弹过程中都显得很犹豫。而犹豫的背后,则是增量资金不足的抑制;其次,增量资金不足的背后,除了机构等持仓处于历史中高位之外,市场担忧下的观望情绪浓厚也是核心因素;当然,相比春季,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市场整体宽松有收缩迹象。而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下,市场整体观望气氛依旧。

经历连续的调整后,两市技术面出现了阶段性的破位迹象,而再次观察几大权重板块,也几乎都出现了一定的破位。与此同时,以科技为首的题材股出现了集中性调整,这对于已经出现杀跌迹象的个股来说也是较为不利的。对于指数来说,连续调整后继续出现杀跌的概率并不大,但后市还有反复,需要注意波段的节奏把握。

从短期技术层面来看,和信投顾分析指出,沪指跌破2850点上行箱体下沿并未触发大规模多头反抗,短期趋势已形成破位,量能再度萎缩,市场观望气氛激增,磨底行情无疑将成为主基调。

新闻推荐

富时罗素纳A权重提至25%:第一阶段纳A即将完成

5月23日,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公布了其旗舰指数系列(富时GEIS)6月季度的调整情况。根据调整,本次仅有浙商银行(601916)和渝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