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透露重要股东减持五大特征
截至目前,今年A股公司合计发布2652份减持公告,平均每天10份以上。减持给投资者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并将减持与股价下跌挂钩,认为减持是洪水猛兽。从客观的数据角度进行研究,真相是否如此?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研究分析显示,与历史数据对比,还没结束的2019年,净减持金额创下了近十年新高。年内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超过2600亿元,与此同时,该净减持规模更是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净减持金额总和。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哪些特征?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将从减持股份占比、减持前后股价表现、减持股的业绩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减持份额占市场成交额比例凤毛麟角。以年度增减持股数与当年市场全部成交量对比来看,两者占比从未超过1%,其中2014年最高,为0.55%。2019年增减持合计535.53亿股,占比不足0.5%。由此可见,增减持股数占市场总成交量比例极小,若仅按减持股数来计算,这一占比则更低,也就是说减持对股价并不构成“威胁”。
从被减持公司来看,在这十年中,股东减持占比低于5%的比例接近88%,而低于10%的比例高达91.17%。减持股份占比超30%仅6股。如2013年重要股东减持向日葵4.41亿股,减持股份占比最高,达到39.35%,不过减持并未对股价造成冲击,该股当年逆势上涨39.35%。巨力索具、中兴商业、南钢股份也在不同年度减持股份占比超过了30%。
二、高位减持对股价冲击大。以减持公告日前10个交易日、前5个交易日、前3个交易日,以及减持公告后3个交易日、后5个交易日、后10个交易日这些时间点进行分析。从各时间点上涨股占全部股票比例来看,在减持公告前,60%相关公司股价上涨,其中公告日前5个交易日股价表现为上涨的占比 (股价上涨样本数/总样本数)最高,达到64.5%,公告日前3 个交易日表现为上涨也达到63.84%。
从减持公告后相关公司的市场表现来看,减持公告后短期内股价下跌概率超过了50%,尤其是T+10日股价下跌概率接近54%。可见,高位减持对股价冲击较大。
三、减持后业绩有所下滑。股东的增减持是否对公司以后的业绩表现有预见作用呢?以净利润额分析来看,大幅减持后公司业绩下滑数量占比接近45%,虽然整体占比不高,但仍具备一定统计意义。
2018年被减持公司的业绩下滑数量占比最高,达到了 62.02%;2011年相关公司遭减持后,50%的公司在之后1年、或2年、甚至3年的业绩都没有超过2011年。
四、减持具有明显阶段性。在9661笔减持数据中,分不同月份统计来看,减持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其中,12月份减持笔数占全部样本数量比重最高,达到12.22%,其次分别是9月份及11月份,占比均超过10%。事实上,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以减持目的来看,年底个人股东资金需求增多,另外公司类型股东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增多,因此年末会成为重要股东减持的高峰期。
五、热门概念遭遇减持时,对股价冲击较弱。以今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重要股东大手笔减持后股价仍上涨的股票,都处于相关热门概念爆发期。
如凯盛科技,在1月31日遭减持后10个交易日股价仍大幅上涨68.11%,彼时OLED概念走强;瀚叶股份在2月20日减持后10日股价仍大幅上涨35.86%,主要受益于养猪概念爆发。另外,亿纬锂能、光弘科技减持后也有大幅上涨,分别受益于锂电池和华为概念的走强。
综上所述,当公司有重大概念加持时,减持对股价冲击不大。然而,如果减持期并无重大利好,且业绩平平时,减持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会有一定负面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减持股占总股本比例对股价有一定影响。研究分析显示,减持股本占比在0.1%以下个股,短期内平均涨幅均为正;而占比在0.1%至0.3%的个股在减持后10日平均下跌0.72%;占比在0.3%至0.5%在减持后日平均跌幅更大。
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大盘多数时候都维持在 3000 点附近震荡,估值不仅处于历史低位,且从全球市场来看,A股估值也是相对合理的。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为何重要股东还是会减持?
除资金需要,重要股东同样也会担心股价下跌。尤其是在公司面临大额解禁时,会进一步坚定股东减持的决心。
从更深层次来看,减持与否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A股市场跌多涨少,未来是跌是涨充满未知。于是对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上市公司大股东为落袋为安的心理,会选择获利套现。而对处于下跌通道的股票,上市公司大股东持仓市值减少,唯恐继续下跌。尤其是在大盘低迷行情下,减持就更加不可避免。
据《证券时报》
新闻推荐
证监会网站11月29日发布《中国证监会市场禁入决定书(姜剑、李雪燕、黄卫华、牛超、李洁)》、《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