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想要稳股市只需“三招”

金融投资报 2019-11-16 00:43 大字

■李志林(忠言)博士

本周,由于新股扩容加快、放开再融资新规,导致各指数大跌。管理层一再强调的“有活力、有韧性的股市”,“为投资者创造财富保值增值的机会”,“检验改革成果有两条标准,一是能否稳定市场预期,二是能否真正给市场带来信心”,再次化为泡影。在我看来,监管层真正想要稳股市,只需三招便能立竿见影。

第一招:给市场明确的扩容预期资本市场最本质的关系就是供求关系。A股之所以长期熊市,熊冠全球10年,原因就在于供严重大于求,导致股市跌跌不休。本周的蓟门法治金融论坛上,吴晓求、曹凤岐、贺强、刘继鹏、胡俞越5位教授共话“如何振兴股市”,对扩容加快提出了意见。

吴晓求说:“资本市场缺的不是钱,而是一个未来预期、一个信心。当预期发生紊乱,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做预期的时候,市场一定会混乱”;“市场的核心是财富管理功能,而不是融资的功能,各国无一例外”;“最应该被教育的不是投资者,而是融资者”。

曹凤岐说:“没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何振兴这个市场?”“一些企业只知融资,不知道给股民回报;还有一些通过拉升股价,让大股东套现离场,这些充满投机和炒作的行为,使得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

贺强认为:“要想股市稳定,从理论上讲很简单,供和求要平衡,最起码要出台两方面(扩大供给与扩大市场资金)政策。如果出单方面(加大供给)政策,必然导致股市失衡,必然要下跌”。

刘继鹏说:“中国股市不是投资的市场,而是融资的市场。无论熊市牛市,大批企业跑步上市,只要上市,身价就是十亿、甚至百亿。有人可以花七八个亿买两幅画,有人可以捐650万送女儿去读国外大学,还有身价千亿的人,诉说减持的理由竟然是补贴家用”!

几位专家的发言,充分反映了投资者的心声,应该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我认为,监管层稳定市场预期的最好办法,就是将每年的扩容规划提前向市场告知,以便让各类投资者都能根据供求关系来做投资预期和计划。当前A股主要任务不是继续快速扩容,而是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给市场休养生息的机会,即使发高科技新股,扩容也应适度,考虑市场的承受力。

刚刚过去的10月份,普通板审核了24家企业,科创板审核了28家企业,上会企业达到52家,单月过会47家,发批文30家。再看11月份,扩容的节奏更快。本周已经发了7只新股,下周还要发10只新股。

建议监管层能从A股实际情况出发,提前宣布每周发行新股4—5家,每年发行200家左右。只要信息透明了,就会有大量的场外资金积极入市,完全有能力让A股走上慢牛的轨道。

第二招:新老划断,化解大小非减持冲击

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并且总股本4亿股本以下的新股,仅流通25%的股份;总股本4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仅流通10%。遂造成了75%—90%的大小非在1—3年中解禁,没完没了的减持成为冲击A股市场股价中枢的“杀手”。 (下转5版)

新闻推荐

最高法发布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非法场外配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场外配资合同被最高法认定为无效,证券交易加杠杆“红线”明确。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