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杭州老妈砸200万买保健品口袋里就剩10块钱

南充晚报 2019-11-14 01:08 大字

“我真是入了迷了,买了这么多保健品, 根本吃不完啊。”11月12日, 杭州92岁的梁奶奶指着满屋子的保健品对记者说。

梁奶奶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口袋里的生活费只剩下10元钱,恐怕她还不会意识到自己买保健品过了头。 梁奶奶说,这些年她花在买保健品上估计有近200万元。

家里堆满保健品“吃都吃不过来”

11月12日, 记者来到梁奶奶家里。一套三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堆满了老人买的各种保健品。

客厅里, 保健品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拆了封的瓶瓶罐罐摆在吃饭的桌上和小茶几上,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大概有个五六十瓶。老人的卧室里,一摞摞未拆封的保健品整齐地堆放着,不少积了灰尘。

梁奶奶说这些才是“冰山一角”,还有一大堆保健品摆在另一个房间里,最近儿子住在那个房间里,不方便向记者展示。

一旁, 梁奶奶的老伴正在吃保健品, 一个茶杯边上摆着六七种保健品。“这个是治心血管病的, 这个是治骨质疏松的……” 梁奶奶一样样地给记者介绍。

记者随便拿起了其中一瓶“熊胆胶囊”,瓶身上除了产品名称外,全是英文, 连最基本的保质期,记者找了半天才找到。“这是一家大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一瓶要700多元。”

“哎,买得太多了,已经过期的都扔掉了,但是还有这么多啊,吃都吃不过来。”面对这些保健品,梁奶奶的心情有些矛盾, 因为她很相信这些没有具体成分说明, 甚至连商标都没有的保健品。

“你看我92岁了,眼不花耳不聋,除了腿脚有些不便,其他各方面都很好。”但她也很清楚,这些保健品已经快让她倾家荡产了。

买了17年保健品 花光退休金和炒股赚的钱

梁奶奶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性格直爽,爱接触新鲜事物,也是杭州第一代股民。

“炒股让我们发了点小财。”退休以后, 梁奶奶跟老伴钻研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股市,还赚了七八十万元,让身边不少同龄老人羡慕不已。

2002年3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保健品开始闯入她的生活。

“年纪大了,总想身体能健康点,吃吃保健品对身体肯定有好处的。”

最近几年,随着养生保健的话题越来越热,各种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层出不穷,推销模式也一个比一个新奇。

“我就是喜欢新鲜的玩意儿。”梁奶奶说, 她的保健品消费观也从为了健康转变成了猎奇和助人积德,看见新奇的保健品她就下单,遇上特别真诚的推销员她也下单,“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一下工作的”。

就这样,从2014年开始,在购买保健品这件事上, 梁奶奶更加花钱如流水。“每次都是一两万元付出去, 一些好的保健品我都是整箱买的。”梁奶奶说,最多的时候,买保健品一个月要花上七八万元。

梁奶奶和老伴两人的退休金一个月共有1.5万元,但他们几乎月月光,这些钱全花在了保健品上。 为了能买更多更好的保健品, 梁奶奶还陆陆续续抛光了自己持有的多只牛股。

家里的保健品越来越多, 梁奶奶的钱包也越来越空。

她说, 现在她还欠着保健品经销商好几万元的保健品货款。“估计要到明年2月才能还掉这些钱。”老人“走火入魔” 儿子无奈报警好几次

梁奶奶这么疯狂地买保健品,子女们怎么看?

梁奶奶说,子女们平时很孝顺,在买保健品这件事上也从不阻拦:“我花自己的钱,他们不会说的。”

可当记者询问梁奶奶的儿子时,却得到了另一番答案。

“阻止得了吗?因为她买保健品的事儿,我报警都报了好几次了。”一提起买保健品的事儿, 梁奶奶的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不知道上了多少次保健品的当了,不长记性啊。”梁奶奶的儿子说。

儿子说,前两年梁奶奶买了一种保健品,花了三四万元。没多久,警察找到她说那个卖保健品的人涉嫌欺诈被抓了,让梁奶奶登记信息,可老人说什么都不信。

“我妈以前是老师,心眼好。那些保健品推销员,叫上她几声老师,再向她说说工作不容易,产品卖不出就要被开除。我妈马上就下单了。”

至于梁奶奶说的“不闻不问”,儿子解释说,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活得开心就好,儿女们也不图她的财产,所以“爱买就买”吧。

但说起现在市面上这些保健品推销,梁奶奶儿子大为光火。

“一天能给老人打二三十通推销电话, 隔三差五上门来, 真是太过分了。”他说,甚至有推销员给老人洗脑,让老人不要听儿女的话。“他们这哪是推销啊,简直就是骗钱。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管管。”

“我过分了,我真的过分了。”采访中,每每提到买保健品花的钱,梁奶奶就不停地喃喃自语。

采访期间, 梁奶奶的手机响了五六次,一接起来,全是推销保健品的。

“我不买了,我真的没钱买了,我的退休金就这么点, 你们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梁奶奶不停回绝。“我也要告诫大家,有保健意识是对的,但买保健品要有针对性,真的别像我这样,千万别滥买。”

相关新闻

一对老夫妇陷“坑”买保健品花掉150万

无独有偶。11月13日上午,杭州秦先生也给记者打来电话:“我父母也深受其害,至少已经被保健品坑了150万元。”

秦先生的父亲今年90多岁, 母亲许奶奶也有80多岁了。五六年前,两位老人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体检、 旅游,“我们想想老人家退休后无聊,社区街道、 单位里组织了这些旅游、 体检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也蛮好的,所以当时没太在意。”

渐渐的, 两位老人房间里的保健品开始多了起来, 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吃不完了, 便跟小辈们说:“你们拿点去吃吃吧。”这时,秦先生才注意到父母房间里堆满了保健品。

“我儿子觉得有点不对劲,拿了其中一瓶问了爷爷奶奶价格,这一盒2000元,那一盒5000元……我儿子对着瓶身上的标签上网一查,同样一盒保健品才100元。”

“这些普通的保健品,换个标签,价格就翻了几十倍。”在秦先生的追问之下, 才知道父母这几年的体检、旅游、 听所谓的专家讲座都是保健品公司带他们去的, 并不是社区街道组织的。 而他们买保健品至少花掉了养老的积蓄150万元。

“这些保健品公司知道老人的软肋在哪里, 有什么病便拼命推销相对应的保健品。”秦先生想去找相关部门投诉, 父母还阻止他:“他们对我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你不要去弄人家,人家到时候工作都丢了。”

秦先生则很坚决,“我知道受害的不止我父母, 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老人正在上当。”但是,投诉并不见效。一次,又有人上门来搞推销,父母买了3万多元的保健品。“我向相关部门投诉,对方说不会再来了。结果一个礼拜后, 同一家公司换了一个推销员又上门了。我找到这家公司,但对方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据《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经营管理存在较多漏洞,近三年遭遇六次行政处罚和远气体管理层漠视安全经营?

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1月14日上会冲刺资本市场,拟上市地点为深交所。该公司主营工业气体的研发和生产销售,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