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交控科技 搭建地铁信号“科研生产线”

新京报 2019-09-03 00:38 大字

中国轨道交通信号领域已经完全实现自主化。希望未来我国研发的芯片也可以替代更多国外芯片。

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近日,首批科创板上市25家企业齐聚上交所,5家北京企业亮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控科技”)就是其一。

郜春海,本科与研究生均在北京交通大学就读,随后留校任职。如今他已是交控科技的领军人物,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成立交控科技之前,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郜春海带领着一群20岁出头的学生,率先开展了自主CBTC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研究。

“受气”成为动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地铁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当时北上广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基本都靠引进,价格十分昂贵。”回忆起交控科技成立时的情况,郜春海表示,当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引进价格大约为1500万元/公里,由于我国不掌握核心技术,价格一直不断上涨。尽管付出了高额费用,我国技术人员和外国公司交流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

“有外国人不愿意回答我们的问题,认为解答了也没用。”郜春海说。

郜春海回忆,当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方面的设计单位、业主单位对此研究都不多,谈判、交流时特别希望了解更多情况,不过大家都“吃了闭门羹”。“当时外国技术处于垄断地位,一来是出于技术保护,一来人家就不愿意告诉我们”。

另外,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寿命周期最长可达20年以上,想让该系统在20年内发挥最大功效,这对技术人员知识掌握要求很高。

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引进过程中“受的气”,成了郜春海自主研发信号系统的动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当时没想创业,只是因为在大学教书,就和几个人想着一起研究研究,如果能取得一些技术性突破,还能成为给学生讲课的素材,但是最后能不能把技术投入到应用,确实没有太想过。”郜春海笑着说,自己是做原始创新的人,当时并没有迫切的动力将技术进行成果转换,只想“试试看”,学校领导也支持。

就这样,郜春海的团队开始了研究,机会在不经意间降临了。2007年9月28日,郜春海仍能清晰地记得此日期,这是北京地铁5号线预计开通却没有开通的日期。

“5号线为什么要延期开通?”当时,领导反复问此问题。郜春海记得,在技术人员罗列的几个核心问题中,信号系统不到位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一直从国外引进,5号线预计开通的时候,信号系统还没有调试好”。

“那时候可以说是5号线的契机‘逼’了我们一把。”郜春海说,在领导追问之下,人们发现我国有一批人在研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当时,郜春海和团队人员的年纪在30岁上下,得知研发的技术有机会得到应用更有干劲。

基建带动技术迭代。如今回头看,郜春海认为,自己无意中抓住了技术进步的最佳时间窗口。西方技术迭代得益于上世纪50-70年代基建大发展,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基建飞速发展时代。

郜春海说,每个国家技术迭代的背后都有基建建设周期。西方再过10-30年会进入下一周期。在此之前,我们的技术能领先西方2-3代,就能对西方进行技术输出,让对方使用我们的技术。“这个反超的机会,我们得抓住。”

亦庄线,就是被抓住的机会。资料显示,交控科技是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示范工程中的CBTC核心设备供货商。实际上,亦庄线也是我国第一条使用自主研发信号系统的地铁线路。

从亦庄线开始,大家意识到,我国能自主研发并掌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大家就是从那时发现,这东西也没那么难嘛”,郜春海笑道。

安全认证“过关”引起轰动

官网介绍,交控科技2009年12月成立,是国内首家掌握自主CBTC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这背后,有交控科技在推广技术路上曾“头疼不已”的安全认证。

郜春海说,在研发信号系统时,最重要的是系统安全,而最制约发展的是当时对国际安全认证所知甚少。在进行推广和应用时,对方询问该系统是否安全,需要有拿得出来的证明。

郜春海当时就提了两个要求,第一,对照西门子等跨国集团的国际统一标准技术指标去做系统;第二,跨国集团获得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我国也要拿到。“我们要在技术上、认证上都和对方对标,才能客观证明自己系统的安全性。”

定下标准后,郜春海就兴致勃勃地前往英国学习,结果“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都凉了”。“国际安全认证,需要对复杂的系统做拆解,每一个风险可评估、每一个环节可追溯、整个认证环节专人专项互不干扰”,郜春海称,这是他在英国学到的第一堂课。

郜春海举例称,在安全认证体系下,推进一套系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识别大概2000个风险,将风险分为0-4级,每个级别对应不同危险系数,危险等级最高的风险需要三个工人配合完成,一个人购买原材料,一个人设计,一个人检查,这一套系统对人员岗位分配要求非常精准。

在国际第三方安全评估进行认证时,工作人员会到交控科技进行抽查,随便抽取几个项目,检测是否能将项目的每一步对应到人,风险是否明确、可控。

郜春海将这套系统形容为“研发的生产线”,而亦庄线就是该系统第一次拿到国际第三方安全评估认证的项目,在当时轨道交通领域引起了轰动。

在交控科技推行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主研发的这些年,信号系统的价格已经从当年的1500万/公里下降至800万/公里左右,大量成本被节约下来。

“交控科技发展到现在,最有压力的时期已过去了。”郜春海表示,“走到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轨道交通信号领域已经完全实现自主化。”郜春海表示,在国家的重视之下,希望未来我国研发的芯片也可以替代更多国外芯片,在更多领域实现国产化、自主化。

郜春海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好,股价不用太担心

科创板就像交卷子,问询让企业意识到改进空间

新京报:从申报科创板到挂牌,过程中你有何感受?

郜春海:最大感受就是,申报科创板的效率太高了,远超大家预期。我们从递交材料到正式挂牌上市,算下来大概不到四个月时间。

交控科技从2015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本来准备上创业板或者中小板,2019年公司已做好上市准备。今年春节前后,我们知道科创板的消息后,综合考虑觉得公司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随即投入到科创板申报工作中。

在申报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及市金融局等各委办局、丰台区等全力支持我们,我们也不断加速准备材料,最终在3月26日正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申报材料。

新京报:科创板申报成功,对企业来说有哪些影响?

郜春海:科创板其实很严格。上交所就像是老师在出题,我们就是学生交卷子,你的实力怎么样要亮出来让大家看到,老师提了什么建议和问题也要让大家看到。老师出的考卷不能太简单,要问得有水平,问得到位,学生回答得也必须实实在在。

这一次公开的审批,对双方来说都是考验,也正是通过问询的制度,交控科技才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正是通过问询,我们意识到不足,未来才有改进空间。也是通过问询和上市,我意识到把企业做好才是根本。想上科创板,企业没有过硬本领是不可能的。

新京报:你认为交控科技能走到现在,特点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郜春海:相比国际竞争对手,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有,公司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产品贴合国内客户个性化需求;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局面,降低了行业成本;公司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

相比国内竞争对手,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有,公司的核心技术来源于系统性自主研发;公司在技术水平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公司具有持续创新机制和能力;公司具有丰富项目实施经验;人才培养优势。以上这些都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京报:通过申报科创板,你总结了什么经验?

郜春海:对于在申报中企业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我总结了七条。科创板优先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这就要求科创板上市企业必须具备科创属性。首先要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企业所处行业需要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第二,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硬科技实力。第三,企业要建设完整的自主创新平台。第四,企业相关技术、产品、体系要取得独立第三方认证。第五,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要取得用户认可。第六,企业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最后,企业还要拥有并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通过这七条,就可以大致判断一家企业发展得如何,是否可以在科创板上市。

IPO让企业获得公允价值,股价正常波动不用太担心

新京报:科创板敲钟时,你有什么感受?

郜春海:敲钟时候其实没有太大感受,但是在开盘那一瞬间,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上科创板之前,企业价值是很难被准确衡量的,但是上了之后,企业就有了一个公允价值。

新京报:开盘时,交控科技股价大涨,当时你怎么想?

郜春海: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后来意识到交控科技股价涨上去了。那时我就觉得,一个团队奋斗了这么多年,通过IPO的方式终于得到了第三方比较公允的评判。再回想一下创业经历,这段价值在“舞台”上被体现出来,还是比较有感触的。

企业来到资本市场,可以得到更多融资,但融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企业实现更加宏大的理想,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企业的方法是对的,道路是对的,我认为它终会得到资本市场青睐。

新京报:对于交控科技的股价是否有预期?

郜春海:没有预期,股价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股价实际上是由企业的好坏决定的。其实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市场上资金都比较狂热,未来可能有一个价值重估的过程。比如,企业的股价回落一些,只要是正常波动范围内,我觉得都很正常。

现在科创板盘子比较小,资金比较集中,波动幅度大是正常的。只要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好,股价是不用太担心的。如果企业做不好,再怎么宣传,股价再怎么高,也没有多大用处。

科创板倒逼公司和我们所有人更加规范,更加优秀

新京报:交控科技上市,对你个人而言有哪些影响?

郜春海:走到哪里大家都开玩笑说我身家几十亿,大家都问我股价值多少钱。其实我对于股价和身家都没有太大感觉,主要是想把企业一直做下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把技术和资本市场尽量融合得更加紧密一些。

上市之后,压力确实会更大一些。因为上市之后,交控科技就是面对公众的公司,大家肯定会用放大镜去看它,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会很快被指出来。这就像是一个人本来穿着休闲装,现在忽然穿上了西装,虽然还是同一个人,但是走路和坐姿就会下意识地更加注意起来。这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倒逼公司和我们所有人做得更加规范,更加优秀。

新京报:公司高层有多少是跟你从学校出来的?

郜春海:不少,基本是一半以上。虽然我们公司年轻人比较多,但这个产业是我们当年创业时就开始研发的,所以他们算是产业里资历最老的一批成员了。

新京报:做教师的经历,对你创业来说有什么影响?

郜春海:可能因为曾经是老师,所以带学生带队伍比别人强一些。知道公司新人的优点和不足,愿意花时间培养他们。对新来的员工、中层、高管,我很少批评他们。如果我说了一遍的事情他没有做好,我会花时间培养他第二遍。如果还不行,这是态度问题,我才会去说。

A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

为轨道交通开发“大脑与神经”,让轨道交通更顺畅、更安全。

B这家企业的盈利情况如何?

2016年-2018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1%。

C这家公司的客户和股东是谁?

曾是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设备供货商。第一大股东为京投公司。

新京报记者林子

新闻推荐

资本争食养老“蛋糕”

2013年,被视为“中国养老事业发展元年”。想当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金融保险到房地产、从民间到资本,无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