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助假者像安达信那样彻底消失
■聚焦瑞华事件
证监会最近表态要抓紧证券法的修改,大幅度提升刑罚的处罚力度。笔者相信,只有釜底抽薪,让瑞华这样为造假上市公司助纣为虐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像安达信那样彻底消失,才有可能还我们的证券市场以蓝蓝的天,清新的空气,蓬蓬勃勃的生机。
■ 黄湘源
证监会在对涉嫌造假的ST康得进行处罚的同时,顺理成章地对连续7年为承担其年报审计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立案调查,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查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犹如扬汤止沸,那么,也不能放过那些助纣为虐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釜底抽薪之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屡禁不止,一方面上市公司尤其是其实控人尤有其自身的利益动机;另一方面,跟其所聘用中介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助纣为虐也是分不开的。上市公司之所以需要聘请律师、会计师事务所,本意是请他们来把关做公证的。然而,由于一笔为数不菲的审计鉴证费用,按照惯例通常都是由上市公司所直接支付给这些机构的,无形之中,却使得这一本该体现不偏不倚之公正性的中介行为似乎变成了一种商业性的利益交换行为;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成了雇主,而中介机构的行为就是为雇主服务。尽管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事实上很多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就是这么做的。瑞华作为一家在市场上占有一个不小份额的资深会计师事务所,一旦为了利益可以出卖原则,也就等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淖。
说起来,瑞华的犯事并非没有前因。其前身不是别人,正是臭名昭著的鹏城所。鹏城所非但是当年聚友网络、金荔科技、大唐电信财务造假案的审计机构,2008年-2010年,该所和6名签字会计师均曾因此而受到证监会处罚。2011年,更因为涉及为绿大地财务造假案出谋划策而轰动一时。可是,正当舆论纷纷认为其应当被撤销资格之际,鹏城所却于2013年2月通过和国富浩华合并而逃过一劫。事后仅仅两个月,国富浩华又与中瑞岳华重组,于是有了今天的瑞华。这也就难怪通过重组而获得新生的瑞华好了伤疤就忘了痛,不久便又旧病复发。2017年,瑞华就因为有6个案子被证监会立案审查而暂停了证券业务资格;整改之后,才在当年4月份得以恢复。现在看来,其当时的整改到底是真整改还是假整改,并不是没有问题的。要不,为什么同样在这期间在其为康得新审计的2016年年报继2015年造假之后又发生了30.89亿元的造假,并且接下来在2017年年报和2018年年报中还继续连连造假呢?
问题是,瑞华的助假并非仅止于康得新。无论是近期曝光的辅仁药业还是此前多次发生“扇贝逃跑事件”的獐子岛,抑或沦为“最穷上市公司”的华泽钴镍,在这一系列的上市公司的财报黑幕中,瑞华都有可能存在某种不容推脱的干系。
因受瑞华被立案调查的牵连,不下于39项IPO、再融资被叫停。证监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第15条和第22条对此是有规定的,此事于法有据,毋庸讳言。不过,即使这些项目在结束调查后仍有可能恢复排队状态,或更换会所,也还存在一个瑞华会不会给予退回一手费用的问题。而瑞华所承担审计的科创板企业除2家已发行上市和1家已撤回之外,还有4家正在排队,目前并未出现中止情况。对此,为什么证监会没有一视同仁,或者说也没有一棍子都给打死呢?瑞华迄今为止的回应之所以一口咬定自己的年报审计履行了应尽职责,不排除其从证监会的态度中似乎看到某种松动的可能性。
俗话说,打蛇不死,反被其咬。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上,造假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罚不到位尤其是对助纣为虐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罚不到位,为造假者提供了造假空间。事实上,涉身中国证券市场的会计师事务所同美国的安达信相比,不仅可以说是生逢其时,而且运气也简直可以说是太好了。安达信因为给安然造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不实的审计报告,被美国司法部诉至法庭,不久便宣告倒闭。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就这样消失了,而不像瑞华那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几个月就平安无事,更不像鹏城所濒临倒闭之际摇身一变,重组换壳,就又可以像没事似的出来招摇撞骗了。
人们注意到,证监会最近表态要抓紧证券法的修改,大幅度提升刑罚的处罚力度。中不中,看行动。如今,对涉嫌助假并屡屡不改的瑞华如何处罚,不就是显示证监会打假惩恶决心的一个实际行动吗?笔者相信,只有釜底抽薪,让瑞华这样为造假上市公司助纣为虐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像安达信那样彻底消失,才有可能还我们的证券市场以蓝蓝的天,清新的空气,蓬蓬勃勃的生机;否则,光是扬汤止沸,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的。
新闻推荐
(紧接1版)2016年斥资2亿欧元收购德国BWT公司,同年7月又拟以17亿元收购中德天翔100%股权,到10月,又拟发起产业并购基金收购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