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科创摇篮培育出伟大企业
■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提高自我创新与创造的能力是立足之本,但在其做大做强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助力也同样重要。科创板为中国科技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打造了一个新平台,凸显了国内鼓励和支持发展创新型企业的决心和力度
□盛刚
截至7月26日收盘,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上市满一周。在不设涨跌幅限制的这5天中,25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均实现上涨,平均涨幅约140%,“夺魁”的安集科技更是较发行价大幅上涨约350%。5个交易日中,科创板总成交额突破1400亿元,以最终收盘价计算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约为120倍。整体运行态势平稳、理性,且不乏亮点。
涨幅大、交投活跃、市盈率高企,凸显了市场对科创板的热情和追捧,由于科创板定位明确和投资标的稀缺,出现这种情况在预料之中。而很多人曾担心的因其前5天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会造成大量资金离开主板,进而主板严重失血,并未成事实。实际上,除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令大盘跳水跌破2900点外,随后4天走的都是阳线,各重要指数也都收复了失地,一扫市场对科创板分流资金股市将重挫的担忧。平稳且理性的运行态势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科创板分流效应对主板的影响有限,但科技成长龙头渐受市场青睐是不争的事实。从本周A股市场整体看,A股中优秀科技公司的估值水平有明显提升。显然,科创板受追捧,除了表明市场自身的偏好外,更因为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大创新,科创板起着未来重要投资风向标作用。因此,在该板块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有望成为引领市场的新标杆。如业内人士所言,科创板聚焦的高研发投入的硬科技领域,很可能将形成独特的估值体系,并成为A股科技股的估值锚。
根据科创板交易规则,本周起,首批25只新股涨跌幅限制为20%。在告别“无涨跌幅限制”和短期市场高度聚焦之后,科创板股票对于资金的分流效应将进一步减弱,波动区间也会逐渐收窄,中长期来看,科创板的推出使得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并必然带来风格的适当切换,但随着更多新股上市,市场更加成熟,个股分化会更加明显,估值也将回到更加理性的水平。
创业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年创业板刚推出时,股价同样遭到资金的爆炒并大幅上升,但一个月之后就开始出现分化。一些真正优质的股票,受到市场资金看好的股票开始走出独立行情,大幅上扬,并经数年考验后,出现了一些十倍股。可以预见,随着个股获利逐步兑现,个股分化与价值回归也是科创板主流趋势。同A股其他板块一样,决定科创板长期收益的仍是企业的长期价值,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新前景,质地优秀的公司才能更长远地经受住市场的检验,并值得投资者拥有。
同样是在7月22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129家中国企业强势登榜,在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了新的飞跃。但乐不掩忧,分析榜单数据不难发现,数量多还不等于强,就产业结构和经营质量而言,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仍有较大差距。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企业多集中在金融、重化工和房地产业,新兴行业上榜公司数量较少,排位也较靠后。特别是上榜的科技公司,与美国相比差距更大。前100强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科技企业只有华为一家,居第61位,而美国的苹果和亚马逊则高居第11位和第13位,再看盈利,如果不算银行企业,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仅为19.3亿美元,美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达52.8亿美元。于企业而言,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提高自我创新与创造的能力是立足之本,但在其做大做强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助力也同样重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科创板来得正是时候。当前,从世界范围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兴起,产业变革加速进行,世界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中国经济也在爬坡过坎。在这样的时间节点,科创板正式开闸,为中国科技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打造了一个新平台,凸显了国内鼓励和支持发展创新型企业的决心和力度,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责任也体现得愈加清晰。时间将见证,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科创板,也一定能助力我国新经济、新产业成长,并成为培育伟大科技公司的新摇篮。
新闻推荐
科创板周一迎来有涨跌幅限制的首个交易日 科创板依旧火爆 首个涨停花落沃尔德
20%涨跌幅限制首个交易日,科创板依旧火爆,个股全线收涨。当天,科创板涨幅最大的为沃尔德,上涨20%,上演科创板20%涨跌幅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