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运营主体成被执行人沪江网校怎么了 沪江网校回应:只是普通商务纠纷,标的9万余元

成都商报 2019-07-11 01:55 大字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沪江网校的运营主体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

当天,沪江网校的公关对记者表示,本次执行系普通商务纠纷,标的9万余元,对公司正常运营无任何影响。另外,关于沪江新的上市计划,其公关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为何成被执行人?“系普通商务纠纷”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沪江网校的运营主体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8日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此次执行标的为92471(元)。

对此,沪江网校的公关告诉记者,本次执行系普通商务纠纷,标的9万余元,对公司正常运营无任何影响。

至于商务纠纷的具体内容,对方称,“这只是一个比较日常、比较小的商业纠纷,对公司没有影响,其他的相关信息暂时不方便透露。”

当问及沪江是否会履行法律义务、消除相关被执行信息时,对方表示,“后续的相关操作,目前还未得知。”

同时,记者以课程消费者的身份咨询沪江网校的客服:在被列为被执行人后,沪江网校相关课程是否会受到影响?对方称,目前网校在正常运营中。

上市之路艰难?“计划有调整,但并非‘失败’”

2018年7月3日,沪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于11月22日通过上市聆讯。随后,沪江于当年12月7日更新了招股书,此后关于其上市进展再无消息。

记者翻阅港交所上市规则发现,新申请上市公司在递交相关文件6个月内未能完成上市时,申请者需重新提交上市申请表格文件,并再次缴付首次上市费。

至2019年5月7日,沪江未有所动作,有舆论认为沪江的上市已经失败。对此言论,沪江网校曾于5月7日回复多家媒体称,目前港股的上市计划的确有所调整,但并非网传的“上市失败”。公司将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板块登陆资本市场。

事实上,这并非是沪江第一次上市遇波折。

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早在2012年,沪江就宣布已具备上市条件,但由于要向互联网模式转型,上市的想法被主动放弃;2015年,沪江计划在新兴战略板上市,但由于该板块的取消,沪江的上市进程被搁置。

7月10日,记者问及沪江新的上市计划时,其公关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而此前,据沪江的招股书披露,沪江在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的亏损分别为2.80亿元、4.22亿元以及5.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沪江网校的主体运营公司在进入2019年以后已发生两次有效的股权质押。

据天眼查显示,4月8日,上海互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作为出质人,质权人为钱洪菊,出质股权数额为12373.7236;7月4日,上海成塔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出质人,质权人为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质股权数额为890.0005。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实习记者 李夏爽

新闻推荐

这家公司竟连续8年财务造假:手段特别恶劣 涉案数额特别巨大

7月8日晚间,ST抚钢发布了一则《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其连续8年财务造假的事实浮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