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元无知”,寻回“真优秀”
我们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自认为很“优秀”的人,凡事侃侃而谈,看似无所不知,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懂”。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实不然,在新的一年里,该如何避免陷入“元无知”的漩涡,让自己变得“真优秀”呢?
科技头条
“元无知”心理: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改变,不少人笃定地认为,我们不必了解具体的知识,只需要知道想用的时候在哪儿能找到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变“大”了,世界也变“小”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一键搜索”的便捷,常常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却陷入了“元无知”的漩涡。比“无知”更可怕的是,你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换句话说,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社交网络的影响在不断壮大,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被生产出来,再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去,随后又以惊人的速度贬值过时。我们一边忙不迭地点击,一边忙不迭地遗忘。你以为自己认得从家里开车去机场的路,你以为自己是部门里最深谙职场之道的人,你以为自己就算被落单在沙漠也能顽强生存,你以为当发生交通意外时自己能沉着应对……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坐拥知识,无所不能。然而世界那么大,在那口被命名为“元无知”的井底,聚集着好大一群刚愎自用的“青蛙”。
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网搜索,那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应该搜索什么——这是《知识大迁移》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当知识从“云端”被我们信手拈来,每个人都开始变得越来越“无知”。
专家声音
达克效应:愈无知的人反而愈自信
认知科学先驱兰道尔,曾计算过人们一辈子究竟可以掌握多少信息。假设在70年的寿命中,所习得知识的速度始终恒定,那么兰道尔所尝试过的每一种测量方法,大都指向同一个答案:1GB。然而,那些拥有“迷之自信”的人们,却总认为自己顶着一个“256GB”的大脑。
为何愈无知的人愈自信,愈博学的人反而愈谦虚?广州大学心理学讲师刘百里认为,其实是“达克效应”在作祟。“达克效应”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大卫·达宁和贾斯汀·克鲁格,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也就是说,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思考。如果我们在“元认知”上存在缺陷,就很容易在达克效应的推动下,陷入“元无知”的漩涡。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造就自信,意思是,当你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评估情势,就很容易高估自身的能力。
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拜见客户还是亲戚聚会,那种完全游离在人类逻辑以外的人其实并不少。他们习惯在工作中哀怨连天,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小看了自己,直到真正遇到困难时才知道之前根本就高估了自己。
了解“认知偏差”让幻想的“优秀”成为现实
这个工作又不难,为什么要我培训这么久?老板也太不放心了,我可以直接和国外客户谈判,他为啥一直跟着我……除了人际交往中,那些自以为是的“失败者”外,“达克效应”在职场中也屡见不鲜。
在心理学领域,“达克效应”指的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低下者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幻觉,自以为自己的认知能力比实际上要强。美国奥克兰大学和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曾在调查后发现,比起其他学生,那些想要创业、做企业家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过分自信的认知偏差。事实上,带着这样的自信出发,并非人人都能满载而归。
在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一句“认识你自己”让后人印象深刻,由此可见千百万年来,人类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认知心理学的开创,正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只有对‘认知偏差’有所了解,我们才会更加容易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想要战胜认知偏差,有一个方法,就是掌控偏差。
面对元无知,我们尤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一辈子学无止境的自我提升非常重要。心理学家佛拉维尔曾提出,我们“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自我学习、思维活动的认知,凌驾于所有的认知之上,相当于对自己的大脑有个更为高级的管控中枢。因此“自我反省”、“自我觉知”和“自我完善”,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类似“元无知”的认知偏差,让我们吸收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还会懂得如何恰当地将知识为己所用。
“互联网让人类学习的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认知的偏差随即而生,无可避免。”刘老师建议,想跳出认知偏差,我们不妨参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当我们变得愿意坦承无知,才会愿意扩大学习的眼界,虚心接受他人看法。每当内心的优越感又盲目膨胀时,多提醒自己再三小心,避免过度自信而招致危险。”(黄岚)
延伸阅读
常见的3种﹃认知偏差﹄
羊群效应
很多人排队的餐厅,就是好餐厅吗?从众心理会让你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或想象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尤其在现代网络购物情境下特别容易发生。
安慰剂效应
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从前只出现在医学领域,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种“相信正在发生的某些事情,将有助于未来所发生的结果”的信念,如今也常常出现在金融领域,成为股市周期的一个基本原则。
诱饵效应
每当我们即将要做出决策时,总是很容易被“诱饵效应”所忽悠。这种现象常常用于市场营销,消费者在两种选择之间往往有所偏好,而一旦出现第三种选择时,偏好就会有所改变——无论是在实体店或网店购物,只要商家将一件产品与另一件“逊色”产品进行比较,我们就会轻易地为“第一件产品”买单。
新闻推荐
周五两市低开后,资源板块上行带动股指出现震荡攀升的走势;随后股指在20日均线附近承压,部分权重板块萎靡,拖累股指震荡下挫,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