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股市新闻> 正文

股市应远离不必要的干预

金融投资报 2019-03-13 01:01 大字

■名家视线

■财经人士 曹中铭

近期股市持续大幅上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3月5日,针对记者的提问,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股市上涨是市场行为,证监会不好评论,证监会以尊重市场化、法治化为总原则。个人以为,股市应远离不必要的干预。

作为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不对股市行情进行评论,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对于目前的行情而言,如果易会满认为牛市已经到来,由于是作为证监会主席的“定性”,无疑会吸引更多资金的进场,在市场已经非常火爆的背景下,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疯狂行为。如果易会满表态称牛市还没有到来,又可能对市场投资者的持股信心造成冲击,进而会加剧市场的动荡。因此,无论易会满怎样表态,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并有可能引发市场发生风险。

实际上,在资本市场上,证监会扮演的是市场监管者的角色,而绝非什么股评家。股市的涨跌,证监会说了不算,其他人说了也不算,而是由规律在起作用。而且,即使是股评家,“歪嘴和尚念歪经”的案例也多了去了。而对于是不是牛市来了的问题,证监会主席同样是拿不准的。因此,如果易会满轻易地下结论,就有可能变成“乌鸦嘴”,并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出现严重的损失。而作为市场的监管者,监管才是其职责所在。至于行情来了,反弹也好,反转也好,市场的运行走势将会给出答案。

证监会主席不评论股市的涨跌,其实也是对股市的走势不进行干预,这显然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就A股市场而言,虽然我们往往打着市场化、法治化的旗号,却常常不按市场化与法治化的规则行事,这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去年10月19日上证指数下探2449点的当天,包括一行两会负责人等纷纷向市场喊话,以提振市场信心。在股指持续创出新低的背景下,监管部门的信心喊话固然有其必要性,但背后却也有对市场走势进行干预的嫌疑。再比如,在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中,监管部门更重视融资业务,而忽视了融券行为。由于融资额的大幅增长可以拉抬指数,而投资者的融券行为会打压指数,如此,融券受到冷遇,而融资受到热捧。而融资融券的严重不对等,其实并不利于市场的平稳运行。

要打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的市场,就要对更多不必要的场外干预说“不”。不仅监管部门不宜对市场行情发表评论,更要让市场的事情由市场来解决。而作为市场的监管者,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只须做好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即可。比如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疯狂投机等行为,监管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严厉打击,而不是听之任之,或者在执法过程中网开一面。

而就此次股市的强势上涨而言,背后虽然有股市持续低迷后人心思涨、市场累积反弹能量等方面的因素,但政策面上的暖风频吹,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此轮反弹行情,具有非常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而政策市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行政干预。

其实,在A股市场,政策市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虽然股市诞生已29年,但相关政策或行政干预对于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在今天亦同样如此。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真正实现市场化与法治化,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推荐

资本市场进入全新阶段 证券法修订“三读”倒计时

资本市场进入全新阶段证券法修订“三读”倒计时“证券法修订”近几年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今年代表委员们的呼声尤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