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股市新闻> 正文

春来之前 机构借道 ETF 积极布局

金融投资报 2018-10-18 01:01 大字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仿佛已经成为近日A股走势的最佳概括,10月首周(10月8日至12日),指数大幅下挫,10月17日本周三上证指数盘中再创新低。但在市场疲弱背景下,资金扫货并不“手软”。10月首周,场内非货币ETF份额大增55.79亿份,相当于前9个月平均每周增量的3.6倍,本周前两个交易日,非货币ETF场内流通份额继续增长17.48亿份。蓝筹风格的50ETF成为机构资金的最爱,创业板相关ETF也受青睐。

■本报记者 刘庆华

机构扫货股票ETF

WIND数据显示,截止10月12日收盘,153只场内非货币ETF合计1477.75亿份,较9月28日增加了55.79亿份。而今年前9个月,非货币ETF场内份额合计增加603.68亿份,平均每周增加15.48亿份,这意味着10月首周非货币ETF的单周增量远超前9个月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其3.6倍。事实上,这也是下半年以来非货币ETF单周增量最多的一周。

而截止10月16日收盘,场内非货币ETF合计1495.23亿份,较上周末又增加了17.48亿份,显示在市场持续下跌背景下,非货币ETF仍然吸引着资金不断进入。

其中,股票类ETF数量占比为87.58%,而10月首周股票类ETF份额增量达到53.59亿份,占非货币ETF总增量的比例为96.06%,显示资金更多地选择流向权益类市场。

相比场外普通的基金,ETF是一种交易费用低、流动性好的投资工具。通过场内ETF,投资者可以精准择时,即只要指数点位到了设定目标,投资者就可以在该点位精准下单买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无论是对于配置型投资者的长线投资目标,还是说交易型投资者的波段操作需求,ETF都是较优的投资工具。因此,ETF往往受到择时能力较强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以今年中报公布的数据为例,截止6月30日,上述153只非货币ETF中,就有102只非货币ETF半数以上的份额被机构投资者把持,70只非货币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80%以上,34只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90%以上。这些机构包括国家队、联接基金、保险资金、信托等。例如金融ETF、180ETF、50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均为汇金公司,消费行业、万家50的第一大持有人为证金公司,平安300、平安500、恒生ETF、国寿300的第一大持有人均为保险资金。这也意味着,在10月首周以及本周前半周市场下跌时,扫货非货币ETF的大概率是上述类别的机构。

50ETF 最受资金青睐

哪些标的获得资金的青睐也颇为值得关注。以10月12日当周的数据来看,50ETF受到资金的共同垂青。截止12日收盘,50ETF场内流通份额共175.12亿份,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非货币ETF,当周其份额增加了19.94亿份,是当周唯一 一只增量在10亿份以上的ETF。而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该基金场内份额再次增长了4.23亿份。

50ETF跟踪上证50指数,该指数成份股主要是由上海证券市场中的大盘股组成,权重从高到低依次包括了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伊利股份等,银行、非银金融的成份股各占11只,建筑装饰、有色金属、房地产分别占据4只、3只和3只,具有明显的大盘篮筹特征。

此外,300ETF、华夏300两只基金的场内流通份额也分别在上周增长了3.58亿份和3.37亿份,增量居前。两只基金均跟踪沪深300指数,同样是大盘蓝筹风格的指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两类指数可以更好的反映市场的整体走向,是布局未来反弹行情的有力标的。此外,随着A股入摩入富,这类股票也更容易成为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重要标的。

另一方面,创业板相关ETF也是资金的布局重点。上周,创业板50、创业板两只ETF的份额分别增长了6.94亿份和6.46亿份,仅次于50ETF的单周增量。但两只ETF的增量之和也不及50ETF的增量,显示了50ETF的受宠。

截止10月12日收盘,创业板50、创业板两只ETF的场内流通份额分别为154.86亿份和131.11亿份,在非货币ETF中排名第2和第3。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年末,两只ETF场内流通份额分别只有2.89亿份和30.39亿份,今年以来份额激增,成为ETF的大赢家。这与创业板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调整,风险有较为充分的释放不无关系。

新闻推荐

中弘股份退市成定局 即便今日涨停亦无力回天

周三,中弘股份跌停全天成交额4.86亿元,最终报收0.82元。周三是该股连续第1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