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股市新闻> 正文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要保持理性

成都商报 2018-07-06 03:12 大字

■ 谭浩俊

尽管登陆港股市场的内地企业表现并不算十分出色,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刚上市就破发的现象,但是,赴港上市仍成为内地企业的重要选择,登陆和准备登陆港股的企业越来越多,热情也越来越高。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港交所共有101家企业通过IPO方式最终上市,合计募资达到499亿港元。其中,来自内地的企业19家,合计募资361亿港元,占港交所上半年全部首发募资的比例达到72%。

虽然从企业数量来看,占比不到20%,但是,募集资金金额占比却高达72%。也就是说,赴港上市的企业,还是有一些规模比较大,融资金额比较多的企业。如已经上市的平安好医生,以及即将上市的小米、美团,就都是块头比较大的企业,所需要募集资金的数额也会比较多。

那么,赴港上市到底是一阵风还是一股潮流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会是一阵风,而极有可能是一股潮流。如7月2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决议,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时距离其登陆A股,尚不足两个月。而在药明康德宣布将于港股上市之前,小米集团、美团点评、找钢网、映客等一批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企业”,纷纷将上市目光投向了港交所。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笔者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A股整体较为低迷,难以满足更多企业上市需求。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还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股指也跌破了2800点,从而造成新股发行难度更大。所以,部分企业选择赴港上市,也就十分正常了。其二,恋大情节让中小实体企业调转上市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赴港上市的企业中,尽管有小米、平安好医生等大型企业,但是,更多的还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A股恋大情节渐浓,尤其对独角兽企业的过度钟爱,让中小企业越来越感到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变小,只能转变思路,调转方向,到港股市场去上市。

再者,这是实用主义和现实思想的充分体现。我们注意到,在赴港上市的企业中,被称作新经济、新概念的企业很多。新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膨胀力很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但是,耐力有限,可持续性不强,谁也无法保证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出现衰退现象。与其等到不行了再去谋求上市,不如在最红火的时候上市,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种实用主义和现实思想,是促成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最后,港股市场的价值洼地效应,无论与A股相比还是与其他市场相比,都有比较大的价值空间。虽然赴港上市为内地企业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也让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有了比较好的通道,但是,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到港股市场上市的。过度实用主义的上市方式,可能会对企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形象,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环境。

事实也是,从近期赴港上市企业的表现来看,也有点“对不起”投资者。按照资讯数据统计,曾被市场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平安好医生和阅文集团在上市后,股价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前四家还都出现了跌破发行价现象。而按照媒体报道将于7月9日挂牌上市的小米,也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受追捧热度下降,被传正考虑偏下限定价,小米此前公布的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这也意味着,赴香港上市,是企业的热情和希望,投资者是否也能够像企业一样热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从融资的角度来看,能够通过赴港上市,及早获得上市资格,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上市不只是融资的一种功能,提升市场形象、规范企业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上市以后市场的表现很差,那么,带给企业的市场形象,就不可能是正面的,企业也没有办法去向投资者、消费者解释。在这样的情况下,赴港上市就一定要悠着点,要保持理性,而不要为了一时之利,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更重要的,如果上市破发的企业增多了,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投资者对来自于内地的企业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是会产生不利影响的,甚至会传导到其他市场。理性,才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必须把握好的一条基本原则。

新闻推荐

观望情绪升温 机构卖出力度减弱

上证日K线■征战龙虎榜■本报记者林珂两市5日继续调整,合计成交量出现萎缩。下跌个股家数明显增多背后,两市涨停个股家数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