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谁在传播股市谣言?监管“鹰眼”盯着你!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消息,两名在股市造谣的当事人状告证监会一事,近期二审宣判维持了证监会的判罚。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普通人也可能成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9日表示,股市谣言危害大,一旦发现造谣者,必定严惩。
没有获利也要严惩
2015年6月,刘某在股吧编造发布“东莞证券针对5000万VIP的风险预警”的虚假信息,说能空仓就空仓,引得不少股民跟风抛售,影响市场。
2015年5月,陈某在微博发布《关于成立三一军工部的决定》的真文件截图,却配上假消息:“三一拿到了军工准入证”,并@第一工程机械网等媒体账户,当天午后开盘后两分钟,三一重工即涨停。
事件发生后,东莞证券、三一重工分别发布澄清公告,一称没有所谓的风险预警;一称业界并没有军工准入证等,公司未获军品生产相关资质,成立军工项目部一事还处于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等。
造谣者终究难逃惩罚。近期,二审判决维持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即刘某被处以15万元的罚款,陈某被处以15万元的罚款。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9日提醒,资本市场的前提是法治和信用,每个市场参与者既是投资者,也可能是实施违法行为的人,随便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破坏的是整个市场,谣言盛传也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无中生有,捏造“内幕”消息获利
买了股票没大涨怎么办?少数投资者选择造出“内幕”消息,影响股价以获利。
在证监会查处的“湖南发展收购财富证券”虚假信息案中,违法人员王某在2015年的4月20日、22日共买入6万股“湖南发展”股票,22日晚间便在股吧编造“湖南发展有可能募资收购财富证券”的假消息,随后三天,股价大涨26.3%,逼得上市公司连续两天发布澄清公告。
极不负责任的传谣也会影响市场。今年7月5日,同花顺网络用爬虫软件扒出了一篇老文章,未经核实便以“传复星集团董事长失联”的标题发出,受此影响,7月6日,相关概念A股及港股大跌,多只跟踪指数ETF基金回撤明显,目前此事已被立案调查。
还有靠荐股“收入”上千万元的。证监会2015年通报的案例中,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在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利用“创富锦囊”平台,提供有偿荐股服务,注册用户曾达94432人,非法获利约1060万元。
其实,国际上不少证券交易所对自媒体、股评师都有特别的监管措施,如果出现不符合职业规范行为的,可以立即发出警告,甚至撤销从业资格。我国监管层也多次表示要严打“黑嘴”。
谣言怎么管?
有信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才能维持,但有些人为达非法目的蓄意制造假消息,或者极不负责任地传递虚假信息,就会破坏秩序、坑害股民。业内建议,强信披、严监管,要多层面共同发力让谣言“出不了户”。
“不管是为了牟利,还是不负责任地传递假消息,客观上都会导致市场信息失真,可能使散户受损失,法律层面上看,两者都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说。
上市公司本身信息披露不充分,也会让谣言乘虚而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义务人应按规范,不折不扣地强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减少信息不对称空间。
实际上,近年来,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已经在加强,澄清公告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298件澄清公告,与去年一年的澄清量相当。2016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澄清公告342件。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9日表示,不负责任的言论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信息干扰,对合法的、规范的信息传播途径产生污染。证监会长期关注编造和传播谣言的监管方向,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以保证资本市场的公开透明,健康发展。
其实,不管监管多努力,谣言止于智者一说在资本市场仍行得通。投资者要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让谣言冲昏头脑,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还要管住嘴,不传谣,不做谣言的帮凶,让市场秩序更健康,也让自己的钱袋子更安全。(本文原题为《谁在传播股市谣言?监管“鹰眼”盯着你!》)
新闻推荐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1330家A股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喜公司1003家,占比为75%,有34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预降公司270家,占比20%;57家公司为不确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