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筛查消费贷须警惕“消费造假”
冯海宁
在监管三令五申下,近期,北京等地各家银行正在启动筛查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以及贷前严格审查。部分银行已着手向消费贷客户追收贷款用途证明材料,严防违规购房或流入股市。但记者调查发现,有银行人员联手中介开消费证明发票。
(相关新闻详见今日本报AⅡ02版)
消费贷,顾名思义是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然而很多消费贷却被用于炒股炒房等投资目的。
治理消费贷违规使用的手段之一,是筛查借款用户。部分银行已着手向消费贷客户征集贷款用途证明材料,包括:货单、发票、合同、转账凭证等。如果客户消费贷真正用于消费,应该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但如果消费贷违规使用,恐怕一时拿不出相关证明材料,可能要为违约付出代价。
在银行要求客户提供贷款用途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多家银行客户经理与中介人员联手办理消费证明发票,当然会收取手续费——2%左右,比如一笔20万元的发票收取手续费4000元。显然,这是通过造假手段来应付银行此次筛查。
实际上,如果银行方面严查消费发票等证明材料,并不难发现消费造假。比如,对于客户提供的发票、货单等材料,如果逐一对货物销售单位、运输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调查摸底,就能发现漏洞。但由于调查成本大,银行未必严查。
从银行内心来说,或许并不愿意严查消费贷,因为消费贷违规使用主要是银行管理不严造成的。所以,银行筛查消费贷,主要是应付监管部门检查——监管部门视各机构自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严肃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尽管严查消费贷违规使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但很有必要。除了有利于促进楼市和金融健康发展外,对各家金融机构也能起到敲山震虎之效,即今后只有严把消费贷款审批关,才能避免类似治理风暴。
新闻推荐
白杰品股问:周二沪指低开,盘中窄幅震荡,收盘微涨,你怎么看?答:盘面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次新股大幅回调,板块指数跌幅一度近2.6%;调整充分的资源股回暖;两市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再度刷新历史新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