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股市新闻> 正文

上海书展上,作家集体接力拜谒鲁迅茅盾巴金等大师故址

新华社 2017-08-18 09:03 大字

“我在州外贸,看来一辈子把根扎在西双版纳了……”

17日上午9时许,随着上海作家叶辛的朗读,中国作家开始了一次特别的旅行——集体造访经济之都上海的文化地标,朗诵小说和诗歌作品,展开一场文学与现实的接力对话。

68岁的叶辛曾是一名知青。他的朗诵之地上海展览中心,是上海书展的主展场,曾是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十大建筑遗产之一,诸多文化名人曾在此活动。紧接着他朗读的是“80后”作家马伯庸。

叶辛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展主展场朗读《孽债》选段。本文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这是中国文学界第一次如此密集走访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场址,“拜访”大师并开展文学活动,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向全国实时直播。

这是上海国际文学周和上海书展的主要活动之一。叶辛说,这显示上海不仅是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还是有着深厚传统的文化重镇,而文化对于人们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市作家协会所在地的巨鹿路675号曾是一位近代实业家私宅,巴金先生在这里创办了中国重要的文学期刊《收获》。园中林木茂密,伫立着古罗马形态的雕塑。

65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金宇澄身穿中式对襟装和牛仔裤,他说:“这里一年四季风景都不同。”他引领记者参观了编辑部,桌上像小山一样堆满全国各地的小说和诗歌投稿。

金宇澄在上海市作家协会朗读鲁迅为萧红《生死场》所作序言。

身穿白色旗袍的青年作家走走来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所在的典雅洋房。她说:“我出生并成长在这一带。这条街上布满咖啡馆和文化人,聚集着上海重要的出版社、杂志社和图书馆。我曾经一杯咖啡一部小说能坐上一天。”

她朗诵了何其芳的诗歌《预言》。她说,文学孕育着国家社会的新生力量,正如何其芳诗中写到的“年轻的神”。

女作家走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朗读何其芳诗歌《预言》。

拥有大量读者的“70后”作家徐则臣来到巴金故居,这幢花园洋房中,藤蔓众生,猫儿出没。房间里陈列着巴金各时期手稿。

徐则臣在巴金像下献了花篮。他说:“我感受到了巴金的精神体温。”他说,巴金的《家》《春》《秋》,以及倡导说真话的《随想录》,不仅是对文学的理解,也是对世界、对人的理解。巴金让今天的人们有了效仿的目标。

徐则臣(左一)在巴金故居的庭院里朗读巴金作品《随想录》选段。

身着深色正装来到茅盾旧居的李敬泽对青年作家黄德海说,他这一代人,对股市、金融等的感性认识,是从茅盾的《子夜》来的。这是表现中国城市、经济以及资本运作的经典,值得今日中国文学学习。

鲁迅故居紧邻茅盾旧居。李敬泽说,茅盾租这房子时,一定知道鲁迅曾住这儿吧。李敬泽在鲁迅写作的桌前和去世的床前沉思。一切保持旧样,包括鲁迅与许广平所生孩子周海婴的玩具。

李敬泽说:“这些人,那么年轻时,就那么宏大,精力那么旺盛,视野那么开阔。”

在鲁迅纪念馆,李敬泽和金宇澄接力朗诵了鲁迅文集《野草》中的篇目:“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

李敬泽(左)与青年作家在茅盾旧居畅谈《子夜》。

作家们造访的另一要址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成立于1930年的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率先提出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他们还去到编剧家柯灵的故居,以及“思南文学之家”——周恩来、梅兰芳等曾在附近居住,如今它是上海文学青年读书聚会的地标。

活动于19时在外滩附近一座新建的五星级酒店里结束,从这里可看到颇具未来感的浦东建筑群。在此朗读的有年轻科幻作家陈楸帆和张冉。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和第一部科幻电影都诞生在上海。陈楸帆说:“科幻应对着变革与不确定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并没被遗忘,它正成为启明星。”

上海书展副总指挥彭卫国说,传统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在上海汇聚,促使着这座城市砥砺奋进。

组织这次活动的除了上海市作协,还有当当网和腾讯网这两个互联网时代的新成员。腾讯网工作人员张中江说,连续10小时的移动网络直播改变了文学传播形态,将甚至远在海外的成千上万的观众带到现场。当当网的唐娟说,在新平台上,文学正在回归,仅当当网的文艺类图书销量,一年便增长25%。

(原标题为:特写:上海文学地图的特别旅行——中国作家集体接力拜谒鲁迅茅盾巴金等大师故址)

新闻推荐

天房发展开盘涨停,回应称融创参与混改竞标说法不属实

“‘融创(01918.HK)正在参与天津天房混改的竞标’不属实”,8月16日,天房发展(600322.SH)一纸公告将此前的媒体报道“定性”,原因则是“混改未进入挂牌及竞标阶段”。澎湃新闻获悉,早在融创中国收购万达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