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推车 世界上最危险的通勤工具

成都商报 2019-03-23 01:37 大字

火车刚轰隆隆地驶过,他们就麻利地把自制推车架到铁轨上,乘客一个接一个地跳上去。在世界上最拥堵的城市之一、有1200万人口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他们要跟死亡进行一场赛跑。

拥堵催生铁轨推车

马尼拉的每条铁轨上都有推车穿梭,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通勤工具”,却受到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欢迎。对他们来说,这种既违法又危险的交通工具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便宜,还不堵车。

工薪阶层聚居区有一段3公里长的国有铁轨。天刚亮,几十名精瘦黝黑的推车工就开始在铁轨上穿梭,将一拨拨乘客送往目的地。“我们的双脚就是引擎,汗水就是汽油。”28岁的推车工赖安·德尤科斯说。

过去20年间,马尼拉人口增加了50%以上,并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随着城市版图向外扩张,通勤距离拉得越来越长。然而,公共交通远远落后于扩张速度。拥堵成了城市顽疾,花两三个小时上下班是家常便饭。

铁轨推车应运而生。这种仅有一两米长的推车由木板和金属架拼接而成,座椅下的凹槽能将车身固定在铁轨上。推车没有固定的发车表,坐满人就出发,每趟能运载3-5人,5公里收费5比索(约合人民币0.64元),而同样车程的公交车收费10比索,出租车要30比索。

“推车不会堵,便宜又方便。”46岁的诺米尼维斯说。25岁的达妮卡·洛林也觉得确实省时,但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小心”。大学生鲁本·蒂奥普斯表示,“坐在推车上,你能感觉到微风拂面,挺舒服的。”

这是在拿命换钱

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推车工们从早到晚挥汗如雨,每天将4.5万名通勤族送至目的地。“你必须牢记每趟火车经过的时间。这是在拿命换钱。”德尤科斯说,他每天挣200比索(约25.5元),除了养活家人,还能供他抽包烟、喝瓶啤酒。天气好的时候,他能挣到10美元(约66.9元)。

罗内尔·加西亚才12岁,他推着车小跑一会儿,接着跳上车,左右腿有节奏地交替蹬地,带动推车一路滑行。尚在发育中的身体依然单薄,但加西亚的小腿已有明显的肌肉块儿。“我10岁的时候,朋友就教我推车了。刚开始我推不动,因为实在太重。但就算筋疲力尽,我也咬牙挺住。”他说,“一旦算错时间,火车就会撞上你。”

加西亚辍了学,每天干到晚上10点才收工。租推车的成本是每天30比索,生意差的时候,他只能挣50比索,还不够自己吃饭;遇上好日子,他能挣200比索。“我把钱分给弟弟妹妹,让他们吃午饭。对我家来说,挣钱比念书重要。我的梦想很简单:尽早摆脱贫困,不再靠推车维生。”

马尼拉的火车每4小时发一趟,但在交通繁忙的地区,火车每隔15分钟就会经过一次,推车工们必须迅速疏散乘客,把车掀到一边。一旦有火车提前或晚点,就会沿着铁轨引发恐慌。在官方记录中,很难找到有关推车事故的伤亡数据,但每位推车工的肚子里都装着几个可怕的故事。

罗多尔夫·莫雷洛说,一次他正吃力地推着载满乘客的车,没注意身后火车正在逼近,“等我发现时,火车离我只剩几十米了。”电光火石间,莫雷洛转身拼命挥手,示意火车停下。德尤科斯的推车在站台短暂停靠,但晚点的火车没有停,一直朝他们逼近,有位女乘客吓得尖叫。“我叫她放心,因为火车会停下来,但它没有。”眼看要撞上了,他赶紧拉着乘客跳车,然后一把将推车掀下了铁轨。

通勤路能消磨一切

55岁的亚历杭德罗·加拉索凌晨3:30出发,搭第一班公交车赶往30公里外的马尼拉。“如果我在高峰期出发,要花3个小时才能到公司。”这位清洁工说,早上6点他就得开工,“这是我能找到的唯一工作。就算能找到别的活儿,也未必挣得更多。”

22岁的珍妮斯·萨拉德在通勤的4小时里,会把几乎所有交通工具坐遍:一趟火车、一辆公交和两辆小巴。“早上尤其痛苦,一路都像打仗。拥挤、推搡、追车……总有人不愿意排队,想挤到你前头。公车上一般找不到空座,我全程都得站着。”

39岁的广告主管安吉拉“恨嫁”心切。她家离市中心12公里远,跟金融中心的商务精英约会,路上至少需要3小时。“没等到约会地点,我就已经在漫长的路上耗光了精力,打不起精神对眼前的人放电。”

费时费力的交通让单身人士无力寻觅真爱,也让原本恩爱的情侣难以为继。公关主管约翰娜·阿曼西奥和男友从高中就在一起。一次,他们约好晚餐,而当阿曼西奥挤上公交车时,突然下起了暴雨。雨水越积越深,没过车轮,车流移动得越来越慢,她意识到自己赶不上晚餐了。

她打电话给等待已久的男友,让他回家。“等得太久……交通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当阿曼西奥走进餐厅,男友还在等待。她坐下来,平静地告诉他,或许该就此分手。两人在沉默中吃着已经变冷的食物,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最终,他们还是和解了。阿曼西奥找了份新工作,一个多小时的通勤路让她十分满足。

解决交通问题任重道远

许多人把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花在通勤上,交通拥堵给当地造成每年数十亿比索的经济损失。

一份来自导航软件的调查数据称,马尼拉的交通状况在2015年就已令人头疼。该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公共交通覆盖有限,且经常晚点。不堪忍受公共交通的马尼拉人把目光转向私家车,如今汽车年销量是10年前的3倍,导致拥堵更为严重。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22年,马尼拉的拥堵程度将比2017年上升52%。

目前,马尼拉的交通仍然没有解决方案。“我们做了很多事,但没能缓解马尼拉的交通。”马尼拉城市发展局设计总监埃米利奥·勒拉沃说。经常有人向勒拉沃倒苦水,勒拉沃也在忍受交通的折磨——他必须在凌晨4点出门,才能在6点前到达办公室。

不过,政府推行的一项铁路现代化计划,或许将使推车退出历史舞台。菲律宾国家铁路工程师埃德加多·雷蒙特表示,他们采购的高速列车将于明年接受测试。届时,推车或许将被禁用。

(据《青年参考》)

新闻推荐

发生连环爆炸致19人死亡

菲律宾西南部苏禄省一天主教堂外1月27日上午发生连环爆炸。菲国家警察总长奥斯卡·阿尔巴亚德说,两次爆炸仅相隔一分钟,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