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汁原味儿的自我 读《汪曾祺自述》

滕州日报 2022-02-19 06:12 大字

汪老的书,我之前已经读过好多本了,手头的这本《汪曾祺自述》,我也认真地读了一遍。这本书是自传性质,介绍了他的家人、家乡、人生经历……最后一章是一束创作心得。读完这本书,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他的作品,还能了解到他的人生。

有一位法国女士,想翻译汪曾祺的小说,她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就是汪曾祺的许多小说里都有水。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因为汪曾祺就是在水边长大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的确,读汪曾祺的文章,能感受到一种自然之美,竹篱茅舍优雅,小桥流水潺潺。

汪曾祺是西南联大毕业的,是沈从文的学生,因此,在这本书中,有许多和西南联大有关的内容,读来颇为有趣。西南联大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却创造出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什么原因呢?汪曾祺说:“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西南联大自由的学术空气,有一位曾在联大任教的教授到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办学条件那样艰苦,为什么却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人才?这位教授回答了两个字:“自由。”正是因为拥有学术自由,学生们才能接受到新思想,才能独立思考。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在笔者看来,在文字中透着一股散淡之气的汪曾祺老先生身上,留有魏晋名士的风韵,且看他写的这段文字:“我从大学时期,牙就不好……不过老疼,也不是个事。有一只槽牙,已经活动,每次牙疼,它是祸胎。我于是决心拔掉它。昆明有一个修女,又是牙医,据说治牙很好,又收费甚低,我于是攒借了一点钱,想去找这位修女。她在一个小教堂的侧门之内‘悬壶’。不想到了那里,侧门紧闭,门上贴了一个字条:修女因事离开昆明,休诊半个月。我当时这个高兴呀!王子遒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归,何必见戴!我拿了这笔钱,到了小西门马家牛肉馆,要了一盘冷拼,四两酒,美美地吃了一顿。”牙疼本来就是一件闹心的事儿,看牙医不遇,应该更令人沮丧,可汪曾祺呢?却没有丝毫的失落感,反而心中特别高兴,美美吃喝了一顿。说明在他心中,什么牙疼呀、寻医不遇呀,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与其为此耿耿于怀,不如高高兴兴地大吃大喝一顿!你看,这不就是魏晋人士的心态吗?

汪老的文章清新自然、朴素而淡雅,读他的文章,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之所以能把文章写得这样别致,是和他的创作主张分不开的,汪老在创作方面是严肃的,他说:“作家需要认识自己。作家认识自己,可以比较清醒,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可以心平气和,安分守己……更重要的,认识自己是为了超越自己,开拓自己,突破自己。”当许多作家热衷于名利拼命炒作自己的时候,汪老却淡然处之,他强调说:“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汪老不但在写作中抱着真诚的态度,在生活中也是老实而又真诚的。他对某些人物的评价还很客观,比如于会泳,文革结束以后,这个人成了人人喊打的“帮凶”,但汪老却在《关于于会泳》这篇文章里,为于会泳说了一些公道话。

汪老写作这本《汪曾祺自述》,态度是极其老实诚恳的,没有任何夸耀和粉饰自己的文字,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是对生活经历进行原汁原味地记述,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新闻推荐

小德可能无缘法网

据路透社消息,德约科维奇(小德)可能因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而错过今年的法网比赛。法国上周日通过了疫苗通行证法案。法国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