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日记 学生“微感”的缩影
□余秀娟
“微日记”是学生作文的重要表达形式。在“微日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微现象”,捕捉阅读“微发现”,进而发现生活中的“微精彩”。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让学生“我手写我心”,经由真实展示、真切评价,激活学生写作内驱力。“微日记”是学生“微感”的真切表达。
写什么,发现“熟视而无睹”的微精彩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有两大因素困扰着学生:其一是“写什么”,其二是“怎么写”。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对周遭事物的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
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微精彩”,培养学生一种新的“关注方式”,一种“让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洞察力”,一种“视角转换的想象力”。如此一来,熟识的事物将显现出另一种鲜活,显现出未曾想象到的精彩。
捕捉生活中的“微现象”。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一件一闪即逝的小插曲,一处风景的片面,或是一句偶然旁听到的话,可能就是了解及解释整个区域的唯一关键所在,如果缺少那个关键,整个区域可能就一直不具任何意义”。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同的人会从中发掘出不同的感受,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定格画面,让学生心无旁骛地“看”,从中捕捉、记录些身边的小事,如小小成功、小小失败、小小发现、小小意外等。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心发现、用心捕捉,以“微日记”形式及时写下来。
捕捉阅读中的“微发现”。“生活”与“阅读”是微日记写作的两翼,二者构成了微日记的素材主体。阅读重在积累,重在感悟。宋代词人苏轼在《杂说送张琥》中写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课内阅读,更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学生的写作灵感才能似汩汩泉水源源不断。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文本所传达的生活态度、审美精神、处世哲学等融入教学之中,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求得“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例如对于五年级学生的必读书《呼兰河传》,教师可以结合《我和祖父的园子》展开教学。学生边看边写,对文本中“小城的精神盛举”如“跳大绳”“唱秧歌”“野台子戏”“放河灯”“庙会”等发表感想、议论。
当下的学生,情感细腻敏感,个性独特彰显,表达愿望强烈。“微日记”写作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倾吐、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载体,借助“微日记”写作,学生能够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阅读中的零星感悟,都在一篇篇小小的日记中得以展现,正所谓“尺幅千里”。“微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什么写,形成“评价与展示”的微动力
在“微日记”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微日记”进行积极展示与评价,将评价的主动权赋予学生,对日记展开自评、互评、师评,形成学生持续写作的“微动力”。教师要从评价的主宰者转变为评价的“搭台者”,创建多种方式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质,持续不断地涵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可以说,“展示与评价”是学生“微日记”持续性写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关乎学生的写作动机、兴趣、意志乃至行为。通过积极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微日记”写作的“文心”。
展现自我。对于学生的“微日记”,笔者开辟空间,构筑平台让好文得以展示。通过展示,蓄积学生的兴趣。展示以“赏”为重点,将学生日记中的好词、好句等展现出来。
在展示中,学生会积极地审视自我习作,形成内在心理动力。如一位学生在看了其他学生和自己的“微日记”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唉,我自己的日记太老套了,没有一点新意。在展示中,学生以双重身份参与其中,既是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在展示中,学生相互探讨、相互指点,习作素养在这样的真实展示中悄然提升。
评价适时。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彼此的“微日记”展开纸评,而且可以运用网络评价方式引导家长参与,让学生的微日记被转发、被点赞。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微日记”被别人广泛阅读、转发,当学生看到家长们众多称赞的留言,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可想而知。
微日记篇幅不大,学生每次写作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不会造成任何负担,这对于惧怕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提高写作兴趣、锻炼写作能力的好机会。教师要利用好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尝试创作微日记,写下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增强写作信心。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11月28日,逾13万人在法国各地进行示威活动,反对“整体安全法”和警察暴力执法。部分示威者与警察爆发冲突,当天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