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书看见光 胡忠伟(彬州)

青岛晚报 2020-04-25 06:49 大字

我爱读书,无事总爱翻书。

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进入阅读,就意味着进入了与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交流情感、互动共鸣的精神高境了。这时候,最期盼的事儿不是快点儿读完,而是不被人叨扰。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美美地享受,在当今为利而计的社会风气里,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奢侈享受呢。

下班回家,靠在床上,或坐于案前,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心无旁骛地翻看一两页,没有任何的负累,闲闲地看过去,时光就在这样的静谧氛围里,放大拉长变慢。天地悠悠,人生的美好,尽在其中,“心存智慧,自带光亮”,这样的日子无疑会令人感到幸福的。

我喜欢阅读始于高中时代。那时候,我住校,一学期也回不了几次家。每逢周末,别人都回家了,我又不愿逛街,于是就窝在宿舍里看书。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大学几年,学校图书馆那一排青色的瓦房前留下了我驻足留恋的身影。这样的状态一直陪伴着我。我觉得,读书如同吃饭,书籍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因为阅读,我才觉得充实;因为书,我仿佛看见了光。

也因此,我喜欢上了夜读。夜幕降临,关上门户,把自己放逐在读书天地里,那种喜悦、那种满足,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晋人陶渊明弃官归隐,躲开了人世的陷阱和羁绊,居于山林,得返自然,纵情山水,才成就了一代旷世奇才。那样的境遇,对于一般人而言,终其一生,怕是想也不能想的。

我是一个“悟性”不高的人,不会阳奉阴违,不会溜须拍马,见了生人,尤其见了领导,连话都不会说了。这样孱弱的性格成了别人利用、嫉恨、落井下石的由头。因为这些闲事,害得我花银子、赔笑脸,浪费了钱物,虚度了人生。这些事给我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说过:“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每每想到这些,我总会把自己埋进书海里,在阅读的快慰中享受着人生,也在这样的阅读体验中完满着自己的人生。

近期看了不少书,也有一些旧杂志,其中有一本《当代》,是2005年的第三期。上面有许多短文章,写得大气,元气鲜活,读之神清目爽。张楚的《人人都说我爱你》写得很冷。世界本身光怪陆离,生活因此才五光十色,光彩耀人。再看李国文《总为从前作诗苦》,不愧大家手笔,将李白和杜甫这两个才子的故事,写得凄婉动人,两种性格,别样人生。程绍国《鸿雁存影》,让人看见了茅盾、沈从文、老舍等文坛前辈鲜为人知的一面……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与自己有关的往事。那一年,我读高中,写了一篇随笔《读书是福》,投稿给《写作导报》。编辑大概考虑到读者群为中学生,就大砍大删去了一些文字,我当时很气恼,给总编辑李景阳教授去信质问,李先生倒是很客气,回信同我交流,谈了他的看法,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尤其是那一手隽秀的楷书,让我对李先生肃然起敬。

人活着揪心事儿真不少,烦了,且去看书,书可以使人忘却烦恼,带你走进光亮。

新闻推荐

研究:9岁新冠病例接触上百人无人感染 儿童或非主要传播者

一份研究显示,法国一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9岁儿童并未将病毒传染给他曾接触过的170多人,研究称这可能显示儿童不是新冠病毒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