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上夜班列为“2A类”致癌因素 当心!长期上夜班可能致癌
前段时间,《柳叶刀·肿瘤》杂志发布一则新闻: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27名科学家齐聚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的是为再次确认一个致癌因素的评估结果——上夜班。哪些人算是夜班族?上夜班会导致哪些癌症?如果夜班无法避免,该怎么办?
1.全球近1/5人上夜班
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估计,全球近1/5的人在上夜班。这些人既包括在夜间工作的人,也包括经常倒班或者经常跨越各个时区工作的人。
首先,我们身边有不少工作需要“不分昼夜”,这些人经常在夜间工作,如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守护城市安全的警察、抢修维护人员以及出租车司机等。
其次,不少工作采用“三班倒”模式,为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常常需在深夜工作,比如工厂的工人等。
还有一类是跨时区工作的人群,比如飞行员和乘务人员,他们经常飞国际航线,横跨多个时区。
2.上夜班被列为致癌因素
“1类”致癌因素已确定对人类致癌,如烟草、酒精、槟榔及乙肝病毒(HB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危险因素;“2A类”是很有可能对人类致癌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已有非常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但在人类身上的证据还不充分。因此,科学家将这一类因素列为“2A类”,意思是这些因素导致癌症风险升高。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上夜班列为“2A类”致癌因素。
需注意的是,无论“1类”还是“2A类”致癌物,仅代表科学家论证该因素是否致癌的充分程度,并不代表致癌强度的高低。比如,酒精是“1类”致癌物,杀虫剂是“2A类”致癌物,酒精致癌作用一定比杀虫剂强吗?非也!
那么,上夜班究竟如何致癌?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包括环境中致癌的因素暴露、自身基因突变频率和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异端”的能力等。慢性炎症和免疫力低下往往是癌症发生前常见的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无论在人还是动物身上,昼夜节律的改变都会使血清褪黑素和核心生理节律基因的表达改变。科学家在动物身上做了大量实验,证明昼夜规律紊乱和癌症发生有关。
有研究发现,相比12个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正常节律,每8小时一次的频繁切换光和暗,小鼠肝细胞肝癌的发病率都发生显著提升。另一个研究发现,终身给予长期光照(一辈子不天黑)的雌性小鼠比正常光节律的小鼠患肺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肿瘤发病率都有明显增长。还有研究发现,昼夜节律改变会导致免疫抑制、慢性炎症、改变肿瘤葡萄糖代谢、影响细胞增殖,甚至直接增加种植肿瘤的细胞增殖。
3.研究称上夜班与三种癌症有关联
目前流行病学证据显示:上夜班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危害不容小觑。
著名美国护士健康研究II期显示,长期从事夜班工作(超过20年)的护士患乳腺癌的风险增高40%以上,特别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轮班、上夜班的女性。
一项欧美5个国家1万多人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午夜到凌晨5点间至少工作3小时的女性,比从来不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2%,而且夜班时间越长、频率越高,风险就越高。其中,上夜班超过10年、每周至少3次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可高达2.5倍。
德国一项1757名男性的前瞻性研究在经过长达10年的随访后发现,从事夜班或轮换夜班工作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不上夜班的2倍以上,而且夜班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还有研究发现,长期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导致直肠癌风险上升。
4.长期上夜班如何保健康
上夜班或经常“三班倒”,有时也是迫不得已。夜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该如何保证健康呢?
1.保证睡眠。既然睡眠昼夜节律已改变,充足的白天休息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7小时,最好达到8小时。
2.适量运动。足量的户外锻炼可降低患癌风险。每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以上锻炼以及2次肌肉群的抗阻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还是缓解夜班压力的一种方式,有助精神愉悦。
3.均衡饮食。就算夜班辛苦也不能整天大鱼大肉,在保证足够谷物的情况下,每日需摄入至少6两蔬菜、4两水果,配以适量的优质蛋白。
4.避免烟酒。烟草和酒精是公认的1类致癌物,上夜班的人免疫力相对较差,再加上烟草和酒精的破坏,机体更无法好好修复,肿瘤也会离你越来越近。
5.定期筛查。用人单位需注重员工的健康,每年安排体检,除肿瘤筛查外,还需注意夜班员工的视力、激素水平和骨密度的监测,甚至可增加心理压力测试。
6.心理健康。地处北欧的人们一旦到冬天就容易患抑郁症,这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北欧冬天会出现极夜现象,即从早到晚天都是黑的,见不着阳光。长期上夜班的人,白天在睡觉,晚上也见不着太阳,更容易产生抑郁等心理情况。因此,关注夜班人群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家人应多理解夜班人群的压力和孤独,尽量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新闻推荐
“南宁渠道丝路交响”联合报道组对普罗旺斯迪朗斯—吕贝隆—韦尔东地区副主席、阁来屋市市长保罗·奥当进行专访。本报...